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30)


1979年7月1日 星期日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是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的故事片《审妻》,主演是朱虹。这段时间,我已经看了几部香港宽银幕彩色故事片了,都非常地好看。香港片的故事特别吸引人,看片子的时候,故事把人抓得紧紧的。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箭射在人身上,就像真的一样。现在好看的电影是越来越多了。
    文革那会儿,国产片很少,除了样板戏影片外,数得过来的国产片就那么几部:一批老片子,比如《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侦察兵》、《小兵张嘎》、《三进山城》等;一批翻拍老片的新拍片,比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一批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而新拍的影片,比如《春苗》、《决裂》、《青松岭》、《艳阳天》、《战洪图》、《长城新曲》、《火红的年代》、《欢腾的小凉河》等。
    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有很多的外国影片。比如越南的“飞机大炮”片;阿尔巴尼亚的“搂搂抱抱”片,比如《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罗马尼亚的“莫名其妙”片,比如《爆炸》、《巴布什卡历险计》等;当然,看得最多的还是朝鲜的“哭哭笑笑[”片,比如《卖花姑娘》、《劳动家庭》、《原形毕露》、《摘苹果的时候》、《一个护士的故事》、《看不见的战线》、《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等。
    我是从样板戏片起,知道什么是彩色影片的;我是从《卖花姑娘》起,知道什么是宽银幕影片的。我非常喜欢看朝鲜影片,因为朝片总是认人感动,让人伤心地落泪。我特别喜欢听朝鲜片中的音乐,朝鲜片的故事也比其它外国片好懂。

1979年7月15日 星期日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的物理才考了69分;我把水的比热误算成冰的比热了。这次数学也考得不太理想,我不知道什么是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化学则写错了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也许是我们从高中一开始,就直接去高复班里冲高考了,而影响了高中阶段课程的系统学习的缘故,我觉得我现在的各门功课,不像初中的时候那么驾轻就熟了。

1979年7月21日 星期六
    今天,我在看长篇小说《风雷》的时候,看到一段话,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把别人看得高些,把自己看得低些,只会使人进步,决不会使人落后的”。
    我很喜欢看长篇小说,从小学到初中,我在家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缠着妈妈去厂图书室给我借小说看。我特别喜欢看浩然的农村生活小说了,比如《金光大道》和《艳阳天》;另外,长篇小说《渔岛怒潮》、《敌后武工队》和《征途》等,我也很喜欢看。《渔岛怒潮》,我先是听了小说连续广播,觉得特别好玩,才借来小说看的。还有一些旧小说,是我从同学和朋友那里借来看的,比如《水浒》、《西游记》和《林海雪原》等。这些旧小说一拿到手里,我就放不下来了,不看完不罢休。
    我们家对门的红梅爸爸,在外地工作。他每次回来,都要带回一些新出的小说,这些小说大都是阶级斗争类型的,没有太多意思;他看完以后,就送给我了,我们翻一翻,也就扔在一边了。
    现在还是很想看小说,可是为了高考,就没太多时间看小说了。

1979年7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我看了一部黑白老片《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是白杨和陶金主演的。他们合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给我的印象太好,也太深了。也因此,我非常喜欢这两个演员:白杨看起来特别地善良和贤惠;而陶金,不管是相貌还是气质,都非常地优雅,让我非常喜欢。

1979年7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晚上,我在学校值班。我们两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值一班,从晚上八点一直值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一会儿就要围着教学楼转一转,也睡不成觉;我就看小说来赶瞌睡。今晚,我把小说《风雷》的第一部看完了。

1979年7月28日 星期六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触目惊心》。这部影片太让我触目惊心了!这是一部表现文革后期,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纪实影片。我看到:大批的粮食由于存储不当,都糜烂变质了;工厂里堆积着山一样的废品,手表和电视机,因为质量太差而塞满了仓库;本来是很名贵的工艺产品,和用于出口的雕花红木家具,因为无人管理,而被大量地毁坏了。还有混乱的交通管理所导致的大量发生的车祸,真是惨不忍睹!
   最可恨的,是一些地方高官,比如河南驻马店的地委书记苏华,利用国家发的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大造楼堂管所,不顾人民死活,哪里还有一点共产党员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