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31)


1979年8月4日 星期六
    今天,我和同学张福根、潘朝明去临潼华清池公园玩了。早上六点五十分,我们三个就碰在一起出发了。进了华清池公园之后,我们先爬骊山。开始还说说笑笑的、轻松自在的;可是,爬着爬着,我们就累得不想说,也笑不出来了。我们知道,这个时候,只能慢慢地走,而不能歇下来;如果歇下来,就不想再走了。终于,我们登上了骊山的最高峰-烽火台。
    山脚下,有个游泳池。从山上下来,我们去游泳;每人租了条又小又紧的游泳裤衩。
    最后,我们去骊山著名的温泉浴室洗澡。没有三人间,只有一人间和二人间;我要了个单人间,他们两个要了双人间。一个浴室小单元,分成内外两件:里间有一个白磁砖砌成的浴池,先泡泡后洗洗;洗完之后,再到外间的躺椅上,垫着浴巾躺一会儿。洗一次是40分钟。

1979年8月7日 星期二
    今天,我看了电影《济南战役》。片子中,有一个小通信员特别可爱,我只想多看他几眼;电影散场之后,我的脑子里尽是他的影子,驱不散也赶不走。他让我感到很亲切,感到难以言喻地愉悦。我也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迟志强。

1979年8月8日 星期三
    今天下午,我去国棉三厂的游泳池游泳了。想起我开始游泳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
    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暑假到了,国棉四厂游泳池的售票处,又在发游泳证了;可是,他们只对本厂的职工和子弟发放。我和同学余伟龙到了那儿,我们非常想得到一张游泳证;可是,我们不是这个厂的人,他们不肯给我们发证。我们俩就在发证的售票口软磨硬泡着、死缠烂打着。发证的是个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我和伟龙轮着向她求着,叫了她几百声阿姨;最后,也不知是她感到烦了,还是她被我们的诚心感动了,她终于给了我们两张游泳证。
    拿到游泳证之后,还要盖体检章。我把我那张游泳证,交给潘朝明拿到三厂卫生所去盖了个体检章;可是,四厂的游泳证是要盖四厂卫生所的章子才有效的。结果,这张好容易搞到的游泳证,就这么作废了,让我好不伤心。邻居赵晓云知道这件事之后,很同情我,他通过他们家在四厂的一个熟人,又帮我搞了一张游泳证,并且帮我盖好了四厂卫生所的章子,我才终于走进了四厂游泳池,终于可以去游泳了!
    第一次去四厂游泳,我穿了一双当时还是很时兴的海绵凉鞋,咖啡色的。游泳的时候,我把衣服和鞋放在游泳池旁边的草堆里;一个钟头的时间很快就游到了,我从游泳池里出来,才发现我的凉鞋不见了,我只好赤着脚走回家。后来,我在商场买了双草鞋,每次游泳,我就穿草鞋去。
    刚开始,我只敢在一米四的浅水里游,划几下,就赶紧抓住游泳池的边沿;但很快地,我就学会了游泳。从一米四的水深,到一米八的水深,再到三米二的水深;从紧张害怕到松驰自然;从闲得无聊、消磨时间,到酷爱游泳、欲罢不能。
    每次我去游泳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一角钱:五分钱买游泳的门票;还有五分钱,回来的路上,买一根冰棍。
    那个时候,天天午饭后,我顶着大日头去游泳。游泳的人很多很多,密密麻麻挤满了游泳池,尤其在浅水,人挨着人,根本无法游动。由于人多,一两天之后,水就发黄了。水里加了很多的漂白粉,闻起来一股浓浓的漂白粉味,还混合着重重的汗臭味。
    后来有了更衣室了,我们不需要再把衣服鞋子放在游泳池边上的草堆里了。更衣室里,沿墙有一排钉子,让我们挂衣服。可更衣室里很脏,有一股浓浓的酸臭味;换衣服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赤着脚,踩在污秽的水泥地面上。
    现在的游泳环境,比原来好了很多,人少多了,更衣室也干净多了。不过,我到三厂来游泳,比原来到四厂去游泳,路远了一些。

1979年8月12日 星期日
    今天,我看了电影,黄梅戏戏曲片《女驸马》。在戏曲片里,越剧和黄梅戏我都喜欢看,故事挺有意思的,唱得也好听好懂。这部戏里,我最喜欢的唱段,是女驸马高中状元时喜不自禁而唱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知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喜欢。”
    现在复映的老戏曲片,人情味很浓,不像以前的样板戏影片,单一的慷慨激昂。

1979年8月13日 星期一
    今天,我和冯斌去他爸爸工作的地方玩了。我们住在省军区招待所十九号房间里。晚上,我们一人搬张椅子,在招待所大院里的广场上看电影,复映的黑白片《海魂》。影片中,有我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大明星们:赵丹、王丹凤、刘琼、崔嵬等。
    许多老片子、老演员和他们的老故事,我都是在电影杂志上看到介绍的;对人对事对片子熟悉了,看起来也就更有兴趣了。

1979年8月14日 星期二
    今晚,我在厂舞台看了部电影,黑白影片《地下尖兵》,主演是朴克。我现在去厂舞台看电影越来越少了,在厂舞台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文革那阵儿,看露天电影,成了我们厂男女老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每当厂舞台放露天电影的时候,不管是放了多次的老片子,还是第一次放的新片子,看的人都非常得多,几乎全厂都出动了。小孩子们早早过来占位子,大人们则慢慢地过来。为了占位子和抢位子,吵架和打架是经常的。能在水泥条凳子上有一个座位就算不错了,很多人没位子,就站在边上看。我太爱看电影了,几乎每场都不落下。
    除电影外,厂舞台还会有一些文艺演出:碰到节庆日,厂里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我们学校的文艺队,会演出一些自编的节目;有时候,附近的秦腔剧团和豫剧团也会来演出折子戏。但是,现在这些都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