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篇文章中,要推出的,是我对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所写的影评。此片也是“2008年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二轮提名名单中的五部影片之一。在我们这个逐渐全面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里,我们用心地去听听影片中步入人生老年的姨妈们,在夕阳中的叹息声,会有很多的感慨,会有很多的感悟,会有很多的感怀,也会有很多的感想!我对这部影片的影评主题是:姨妈们在夕阳中叹息。
这部影片是由李樯编剧,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执导的;有众多大牌明星的加盟:斯琴高娃、周润发、卢燕、史可、赵薇和方青卓出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部影片是那种刚看的时候想笑,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了;看完了沉湎其中,又久久不愿出来的,很耐人寻味的片子。
很多已经看过此片的网民,在网上对片中的几位演员的表演大加赞赏。有人称赞斯琴高娃,姜还是老的辣;有人夸奖周润发的轻松和自然;也有人对时下正走红的大牌明星赵薇,出演姨妈的女儿,一位粗俗的东北大妞的表演,忍俊不止;有人特别欣赏永远的电影人卢燕的表演,说她出场不多,但收放自如的表演极有光彩;还有人对史可的表演感慨不已,认为她很会演戏,但她又一直没有像她的同学巩俐和伍宇娟那样大红大紫。而我却觉得这部影片更大的看点,不在影片的表演上,而在影片的故事上。
人们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部影片是一部女人们的群戏,从小姑娘菲菲到菲菲的老外婆,故事里有少女、青年女子,也有少妇、中年女人,退了休的老阿姨们,和即将走完人生的老太婆们。但是,如果把这台戏的脉络理清楚了,把最有代表性的女人从戏里拉出来,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戏里最出彩的正好是三个女人,更准确地说是三个老年女人;而这三个女人不同的老年生活经历和人生归宿,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夕阳中别样的风景。以姨妈为代表的老年女性,虽然身披夕阳中的晚霞,远远地看去有着光彩和成熟的一面;但走近了的话,当她们身上的晚霞褪去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她们寂寞、冷清、无奈和无助的一面;再走近,更会听到她们在夕阳中轻声地叹息,有时候还能看到她们眼里的泪光,听到她们伤心地诉说。这三个代表人物,首先是姨妈;然后是姨妈的女邻居,那个整天抱着宠物猫的水太太;还有一个,就是那个神神经经的菲菲的外婆。这三个女性构成了影片中老年女性的一个大框架,三个人实际上是三代人,五六十岁的姨妈、六七十岁的水太太,和七八十岁的菲菲外婆。她们的生活构成了几个层次,一个比一个落寞,一个比一个伤心,一个比一个悲哀。而其他的女性们,又在这个框架上添上一笔或者抹上一块,使这幅画更加地生动,更加地立体;使要表现的生活面更宽更广更丰富,也更耐人寻味。
影片中着墨不多的菲菲外婆,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左邻右舍中的老奶奶。她们文化程度很低,年轻时候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了。由于社会的动荡,她们的子女远离她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她们在带大了孩子之后,又开始给远在他乡的子女们带他们的子女。她们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她们的生活核心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平凡的家务事,她们是为子女活着的一代,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一代,是把自我牺牲看成生活习惯的一代。等到她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物质财富全部给了儿孙们以后,等待她们的是这样一种结局:被外孙女菲菲骗说送她到女儿家里去,然后,被推进了福利院。
而后面的戏则是可以想象的,原来小鸟式的外孙女在外婆的呵护下羽翼已经丰满了,不需要外婆这只老鸟再照顾自己了;这时候,老外婆的利用价值只剩下了她那套养大了两代人的房子,外孙女把老外婆赶出去之后,就可以完全地占有这在城市里变得越来越金贵的窝了。而被生活辗压的已经神智不清的外婆们,糊里糊涂地就被福利院的车子接走了。自私的外孙女今后不会再像老外婆那样生活了,她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外婆们更多地想着别人,而外孙女们更多地想着自己。
水太太所代表的是另一类老年人。她们比老外婆们要年轻一代,自我意识也要强得多。她们往往在走进老年的时候,已经有了有保障的物质生活;她们不愁吃喝,对子女也没有太多的信赖;她们有时间、有精力、也有条件,把自己打扮地光光鲜鲜的。光那价值不匪的假发,水太太们就可以整出一个系列来,不同颜色和式样的假发配不同款式和色彩的服装。然而,她们的光鲜外表下是一颗孤寂的心。
水太太一方面对邻居姨妈和“表弟”老潘的偷情关系很感兴趣,嫉妒中含着酸涩;另一方面,她的感情又全部放在了她那只漂亮的小猫身上:给小猫穿上精致的猫衣,常把小猫搂在怀里,一会儿不见小猫就失魂落魄的,那夸张的举止有点好笑。可我们透过水太太时尚的外衣和俏丽的打扮,以及她那永远是笑眯眯的表情,看到了那表面灿烂背后的孤独、冷清和寂寞。她需要通过关心别人的私情,来宣泄她自己并未泯灭的对情欲的渴望;她需要用对小猫的过度宠爱,来寄托她的情感。这又是一类老人,是在表面的光鲜下,不时流着酸楚的泪的老人。
这样的人,在现代中国社会里是越来越多了,今后还会更多;而这类老人的人生结局往往是不幸的。表面光鲜的水太太,由于把全部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一只小猫身上,而使得在小猫突然被老潘捂死后,她的精神支柱突然坍塌;顷刻间,那张涂满了油彩的脸就变得冷冰冰的,没有了生气。与其说水太太在小猫突然死去之后,遭受精神打击而死;不如说是小猫死去之后,她活着和死去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她的心已经和小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小猫死了,她的心也就随之而去了。
我们看到繁华都市里愈演愈烈的宠物热,在这背后,有多少水太太式的老人们,不得不从动物身上来寻找情感的寄托呢?打狗也好,限猫也罢,打掉了宠物也就打断了许多老人的精神支柱。有些人的人生晚景是和动物紧密相连的,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是子女还是他人,都很难再对其有太大的兴趣了;唯一可以做到不离不弃的,也只有小猫小狗之类的宠物了。社会可以不断地给老人们加退休工资,提高福利待遇,但是,社会很难给任何人送去真正的感情;那种偶然为之的表面化的完成任务式的好人好事,对孤独的老人们来说并不能起到任何的实质性的作用。
当然,影片着墨最多,也着力要表现的最主要的女性,还是退休女教师姨妈。而姨妈的故事里,最主要的一条线,就是她和老潘的故事。我看网上有很多人说,姨妈被老白脸老潘骗了;这话说的太肤浅,如果真是那么简单的话,姨妈们也就不那么悲惨了。不知观众们是不是注意到了,姨妈和老潘交往的故事,是故事后面套着故事。这个故事编得非常好,也比一般的上当受骗,来得更深刻也更发人深思。
前一个故事里,姨妈在公园里练剑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唱戏,她寻声走去,看到了那个被称为“老白脸”的老潘。没有年轻人的单纯和幼稚,有的是老年人在孤独中的期盼。姨妈很快地就对老潘有了好感,而老潘本身就是个老骗子,他的骗网也专等着姨妈这样的人闯进来。
我在前面的博客中已经多次讲到此类的案子。中老年妇女们被一个骗技并不高明的男骗子几句简单的谎言,就骗得落花流水的。老潘们太知道这个年龄女人们的心思了。五六十岁,说老还没有完全老;说不老,在外面已是经常被人叫做大妈了。心还没有死,人已经老了,这是女人们最大的悲哀所在。自年轻时起就有的对情爱无限地渴望,到了这个年龄还抱着最后的希望。偶然碰上个什么人,别人随便说点什么,姨妈们就会觉得终于等到了渴望已久的黄昏之恋。每当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都会觉得女人们非常地可怜;可怜的是女人们永远也想不明白,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很难有男人真正地会喜欢她们了。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不会对这个年龄的女性有太大的兴趣的;但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女性,仍然渴望情、渴望爱的,却是越来越多了。这种矛盾,这种供求,就给男骗子们提供了无数的机会。男骗子们一开始会对某些春心不灭的女人们说,他是多么地爱她们。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是最低的。只不过人们往往从这句话想到的是青年女子;其实老年女子也同样适用这句话。
姨妈们觉得,难得的爱情之花,终于在黄昏的时候绽放了。因此,她们会饥不择食地,很轻易地就上了贼船。姨妈正是如此。骗子请姨妈吃了一顿饭,席间拙劣地表演了一番,姨妈就轻易地被俘虏了。见鱼儿已经上了钩,骗子开始收网了。他们走到一座立交桥上时,骗子说要去买药,就轻易地从姨妈那里骗走了300元钱。
如果故事到此就完了,这样的故事就没有看头了;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呢。姨妈在气愤之余,又跑到公园的假山上去找骗子,骗子已经不在那儿了;真是冤家路窄,转了一圈,姨妈又在一家小饭店里巧遇了骗子老潘;姨妈气冲冲地跑过去,从老潘手里拿回了被骗走的那300元钱,然后转身匆匆地走了。如果谁要是认为姨妈会从这次上当受骗中吸取教训,或是姨妈会恨那骗子,恨不得把那骗子绳之以法,那就是不懂女人,尤其是老年女人了。其实她前面被骗走那300元钱,已经和她平时的精明不一样了。我们看到那里会想起来,她的小外甥从国外来看她,她连一点水电费都要和小外甥算算清楚呢,一般人要用到她的钱可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男骗子,姨妈的情欲上来了,她就顾不了平时的精明和算计了。男骗子之所以能骗成,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太了解这类的女人了。
你再看后面的表演吧。骗子老潘不慌不忙地跟着姨妈就过去了。他完全不用担心姨妈会骂他,会赶他走,会把他送到派出所去;他知道,姨妈表面上气狠狠的样子,心里还是爱他的。所以,老潘没有更多地铺垫,她直接给姨妈说:“我到你家里去好吗?”姨妈已经经历了老潘骗她300元钱的事,但是,听到老潘说要到她家里去,她还是默认了。这就是老年人,这就是老年女性。她知道有一个她喜欢的男人能喜欢她,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是不是骗子,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谁能想明白当骗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姨妈的心理,你就会对老年妇女深深地同情,她们太需要爱情了,她们太渴望情和爱了,她们顾不上选择了,饥不择食么。就这样,姨妈们的渴望,成了骗子们不断地骗取的最好通道。
轻而易举的骗子走进了姨妈的家,在一起唱戏,在一起游泳,这样的花样下面,姨妈们还能坚守住什么呢?她早已成了骗子老潘手里的一团面,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果不其然,她被老潘以炒墓穴为由,骗光了所有的积蓄。到这个时候,她还对老潘不死心,她天真地问老潘:“你和他们是一伙的吧?”,她多么希望老潘只是和她一样的受害者,而不是骗子。
看到这里,我们真对老年妇女充满了同情。而这样的故事绝不是现代才有的。从女性的特点和老年人的特点来看,这样的故事都是一种类型,谁也不可能让老年妇女不落入这样的圈套,因为老年妇女太渴望情爱又太缺少情爱了,只能是拣到篮里都是菜了。怕得是像老潘这样的骗子以后会越来越多。有些骗子没有太想明白老年女性的这个致命的弱点;否则得话,像姨妈这样的受害者会更多。上帝有时候非常地残忍,他把老年妇女的美貌收走了,却又不同时收去她们的春心,这不是明着在折磨老年女人们吗?
当然,这部影片还有其它的看点。比如,以碰瓷为职业的外来农妇金永花;比如,做厨师的,和男朋友打打闹闹又不愿分开的姨妈的女儿东北大妞,身上都有不少的戏。但是,那不属于夕阳中的风景,只是给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更多的看点而已。影片的基调还是定位在夕阳中的风景上。我希望中老年的女性们都能去看看这部影片,并从中得到感悟;我也希望现在还没有走进夕阳的女人们,应该想想人生该怎样走过。
其实,夕阳中的风景并不都是灰暗的;也有很多人在夕阳中,比在朝阳和端阳的时候,有更多的风采。关键看你在年轻时候为老年做了什么样的铺垫;到了老年之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了。
这部影片是由李樯编剧,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执导的;有众多大牌明星的加盟:斯琴高娃、周润发、卢燕、史可、赵薇和方青卓出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部影片是那种刚看的时候想笑,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了;看完了沉湎其中,又久久不愿出来的,很耐人寻味的片子。
很多已经看过此片的网民,在网上对片中的几位演员的表演大加赞赏。有人称赞斯琴高娃,姜还是老的辣;有人夸奖周润发的轻松和自然;也有人对时下正走红的大牌明星赵薇,出演姨妈的女儿,一位粗俗的东北大妞的表演,忍俊不止;有人特别欣赏永远的电影人卢燕的表演,说她出场不多,但收放自如的表演极有光彩;还有人对史可的表演感慨不已,认为她很会演戏,但她又一直没有像她的同学巩俐和伍宇娟那样大红大紫。而我却觉得这部影片更大的看点,不在影片的表演上,而在影片的故事上。
人们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部影片是一部女人们的群戏,从小姑娘菲菲到菲菲的老外婆,故事里有少女、青年女子,也有少妇、中年女人,退了休的老阿姨们,和即将走完人生的老太婆们。但是,如果把这台戏的脉络理清楚了,把最有代表性的女人从戏里拉出来,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戏里最出彩的正好是三个女人,更准确地说是三个老年女人;而这三个女人不同的老年生活经历和人生归宿,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夕阳中别样的风景。以姨妈为代表的老年女性,虽然身披夕阳中的晚霞,远远地看去有着光彩和成熟的一面;但走近了的话,当她们身上的晚霞褪去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她们寂寞、冷清、无奈和无助的一面;再走近,更会听到她们在夕阳中轻声地叹息,有时候还能看到她们眼里的泪光,听到她们伤心地诉说。这三个代表人物,首先是姨妈;然后是姨妈的女邻居,那个整天抱着宠物猫的水太太;还有一个,就是那个神神经经的菲菲的外婆。这三个女性构成了影片中老年女性的一个大框架,三个人实际上是三代人,五六十岁的姨妈、六七十岁的水太太,和七八十岁的菲菲外婆。她们的生活构成了几个层次,一个比一个落寞,一个比一个伤心,一个比一个悲哀。而其他的女性们,又在这个框架上添上一笔或者抹上一块,使这幅画更加地生动,更加地立体;使要表现的生活面更宽更广更丰富,也更耐人寻味。
影片中着墨不多的菲菲外婆,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左邻右舍中的老奶奶。她们文化程度很低,年轻时候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了。由于社会的动荡,她们的子女远离她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她们在带大了孩子之后,又开始给远在他乡的子女们带他们的子女。她们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她们的生活核心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平凡的家务事,她们是为子女活着的一代,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一代,是把自我牺牲看成生活习惯的一代。等到她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物质财富全部给了儿孙们以后,等待她们的是这样一种结局:被外孙女菲菲骗说送她到女儿家里去,然后,被推进了福利院。
而后面的戏则是可以想象的,原来小鸟式的外孙女在外婆的呵护下羽翼已经丰满了,不需要外婆这只老鸟再照顾自己了;这时候,老外婆的利用价值只剩下了她那套养大了两代人的房子,外孙女把老外婆赶出去之后,就可以完全地占有这在城市里变得越来越金贵的窝了。而被生活辗压的已经神智不清的外婆们,糊里糊涂地就被福利院的车子接走了。自私的外孙女今后不会再像老外婆那样生活了,她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外婆们更多地想着别人,而外孙女们更多地想着自己。
水太太所代表的是另一类老年人。她们比老外婆们要年轻一代,自我意识也要强得多。她们往往在走进老年的时候,已经有了有保障的物质生活;她们不愁吃喝,对子女也没有太多的信赖;她们有时间、有精力、也有条件,把自己打扮地光光鲜鲜的。光那价值不匪的假发,水太太们就可以整出一个系列来,不同颜色和式样的假发配不同款式和色彩的服装。然而,她们的光鲜外表下是一颗孤寂的心。
水太太一方面对邻居姨妈和“表弟”老潘的偷情关系很感兴趣,嫉妒中含着酸涩;另一方面,她的感情又全部放在了她那只漂亮的小猫身上:给小猫穿上精致的猫衣,常把小猫搂在怀里,一会儿不见小猫就失魂落魄的,那夸张的举止有点好笑。可我们透过水太太时尚的外衣和俏丽的打扮,以及她那永远是笑眯眯的表情,看到了那表面灿烂背后的孤独、冷清和寂寞。她需要通过关心别人的私情,来宣泄她自己并未泯灭的对情欲的渴望;她需要用对小猫的过度宠爱,来寄托她的情感。这又是一类老人,是在表面的光鲜下,不时流着酸楚的泪的老人。
这样的人,在现代中国社会里是越来越多了,今后还会更多;而这类老人的人生结局往往是不幸的。表面光鲜的水太太,由于把全部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一只小猫身上,而使得在小猫突然被老潘捂死后,她的精神支柱突然坍塌;顷刻间,那张涂满了油彩的脸就变得冷冰冰的,没有了生气。与其说水太太在小猫突然死去之后,遭受精神打击而死;不如说是小猫死去之后,她活着和死去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她的心已经和小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小猫死了,她的心也就随之而去了。
我们看到繁华都市里愈演愈烈的宠物热,在这背后,有多少水太太式的老人们,不得不从动物身上来寻找情感的寄托呢?打狗也好,限猫也罢,打掉了宠物也就打断了许多老人的精神支柱。有些人的人生晚景是和动物紧密相连的,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是子女还是他人,都很难再对其有太大的兴趣了;唯一可以做到不离不弃的,也只有小猫小狗之类的宠物了。社会可以不断地给老人们加退休工资,提高福利待遇,但是,社会很难给任何人送去真正的感情;那种偶然为之的表面化的完成任务式的好人好事,对孤独的老人们来说并不能起到任何的实质性的作用。
当然,影片着墨最多,也着力要表现的最主要的女性,还是退休女教师姨妈。而姨妈的故事里,最主要的一条线,就是她和老潘的故事。我看网上有很多人说,姨妈被老白脸老潘骗了;这话说的太肤浅,如果真是那么简单的话,姨妈们也就不那么悲惨了。不知观众们是不是注意到了,姨妈和老潘交往的故事,是故事后面套着故事。这个故事编得非常好,也比一般的上当受骗,来得更深刻也更发人深思。
前一个故事里,姨妈在公园里练剑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唱戏,她寻声走去,看到了那个被称为“老白脸”的老潘。没有年轻人的单纯和幼稚,有的是老年人在孤独中的期盼。姨妈很快地就对老潘有了好感,而老潘本身就是个老骗子,他的骗网也专等着姨妈这样的人闯进来。
我在前面的博客中已经多次讲到此类的案子。中老年妇女们被一个骗技并不高明的男骗子几句简单的谎言,就骗得落花流水的。老潘们太知道这个年龄女人们的心思了。五六十岁,说老还没有完全老;说不老,在外面已是经常被人叫做大妈了。心还没有死,人已经老了,这是女人们最大的悲哀所在。自年轻时起就有的对情爱无限地渴望,到了这个年龄还抱着最后的希望。偶然碰上个什么人,别人随便说点什么,姨妈们就会觉得终于等到了渴望已久的黄昏之恋。每当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都会觉得女人们非常地可怜;可怜的是女人们永远也想不明白,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很难有男人真正地会喜欢她们了。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不会对这个年龄的女性有太大的兴趣的;但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女性,仍然渴望情、渴望爱的,却是越来越多了。这种矛盾,这种供求,就给男骗子们提供了无数的机会。男骗子们一开始会对某些春心不灭的女人们说,他是多么地爱她们。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是最低的。只不过人们往往从这句话想到的是青年女子;其实老年女子也同样适用这句话。
姨妈们觉得,难得的爱情之花,终于在黄昏的时候绽放了。因此,她们会饥不择食地,很轻易地就上了贼船。姨妈正是如此。骗子请姨妈吃了一顿饭,席间拙劣地表演了一番,姨妈就轻易地被俘虏了。见鱼儿已经上了钩,骗子开始收网了。他们走到一座立交桥上时,骗子说要去买药,就轻易地从姨妈那里骗走了300元钱。
如果故事到此就完了,这样的故事就没有看头了;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呢。姨妈在气愤之余,又跑到公园的假山上去找骗子,骗子已经不在那儿了;真是冤家路窄,转了一圈,姨妈又在一家小饭店里巧遇了骗子老潘;姨妈气冲冲地跑过去,从老潘手里拿回了被骗走的那300元钱,然后转身匆匆地走了。如果谁要是认为姨妈会从这次上当受骗中吸取教训,或是姨妈会恨那骗子,恨不得把那骗子绳之以法,那就是不懂女人,尤其是老年女人了。其实她前面被骗走那300元钱,已经和她平时的精明不一样了。我们看到那里会想起来,她的小外甥从国外来看她,她连一点水电费都要和小外甥算算清楚呢,一般人要用到她的钱可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男骗子,姨妈的情欲上来了,她就顾不了平时的精明和算计了。男骗子之所以能骗成,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太了解这类的女人了。
你再看后面的表演吧。骗子老潘不慌不忙地跟着姨妈就过去了。他完全不用担心姨妈会骂他,会赶他走,会把他送到派出所去;他知道,姨妈表面上气狠狠的样子,心里还是爱他的。所以,老潘没有更多地铺垫,她直接给姨妈说:“我到你家里去好吗?”姨妈已经经历了老潘骗她300元钱的事,但是,听到老潘说要到她家里去,她还是默认了。这就是老年人,这就是老年女性。她知道有一个她喜欢的男人能喜欢她,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是不是骗子,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谁能想明白当骗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姨妈的心理,你就会对老年妇女深深地同情,她们太需要爱情了,她们太渴望情和爱了,她们顾不上选择了,饥不择食么。就这样,姨妈们的渴望,成了骗子们不断地骗取的最好通道。
轻而易举的骗子走进了姨妈的家,在一起唱戏,在一起游泳,这样的花样下面,姨妈们还能坚守住什么呢?她早已成了骗子老潘手里的一团面,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果不其然,她被老潘以炒墓穴为由,骗光了所有的积蓄。到这个时候,她还对老潘不死心,她天真地问老潘:“你和他们是一伙的吧?”,她多么希望老潘只是和她一样的受害者,而不是骗子。
看到这里,我们真对老年妇女充满了同情。而这样的故事绝不是现代才有的。从女性的特点和老年人的特点来看,这样的故事都是一种类型,谁也不可能让老年妇女不落入这样的圈套,因为老年妇女太渴望情爱又太缺少情爱了,只能是拣到篮里都是菜了。怕得是像老潘这样的骗子以后会越来越多。有些骗子没有太想明白老年女性的这个致命的弱点;否则得话,像姨妈这样的受害者会更多。上帝有时候非常地残忍,他把老年妇女的美貌收走了,却又不同时收去她们的春心,这不是明着在折磨老年女人们吗?
当然,这部影片还有其它的看点。比如,以碰瓷为职业的外来农妇金永花;比如,做厨师的,和男朋友打打闹闹又不愿分开的姨妈的女儿东北大妞,身上都有不少的戏。但是,那不属于夕阳中的风景,只是给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更多的看点而已。影片的基调还是定位在夕阳中的风景上。我希望中老年的女性们都能去看看这部影片,并从中得到感悟;我也希望现在还没有走进夕阳的女人们,应该想想人生该怎样走过。
其实,夕阳中的风景并不都是灰暗的;也有很多人在夕阳中,比在朝阳和端阳的时候,有更多的风采。关键看你在年轻时候为老年做了什么样的铺垫;到了老年之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