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是件很专业的事


救援是件很专业的事 

 

“特警们对压在废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不敢乱撬楼板,担心整幢楼垮塌下来;也不敢采取粗鲁方式实施救援。”“叔叔,救我……”,曲山小学的废墟中传出的叫声和哭声揪扯着人们的心,特警们“却因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而无能为力”,“他们走出操场时放声大哭”……;村子的几个幸存者“看到噙着眼泪离开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来钢钎、千斤顶等工具,在废墟前哭喊:‘我们死也要和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后,他们不得不放弃。”(5月15日都市时报)

 

这是抗灾前方的不幸,是全体中国人的苦难,这种苦难善良的人们无不感同身受!远离地震灾区千里,笔者还是难以想象:面对废墟下幼小鲜活的生命,这批最先赶往汶川往地震灾区深处徒步穿插的子弟兵内心该遭受着怎样的煎熬!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手里只有钢钎和铁锹,前方还有等待着的命令。

 

有这些悲伤垫底,笔者也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村民们会对着随后带着搜救犬赶来驰援的直升飞机下跪?为什么赶来增援的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救援队以从来不曾有过的速度连夜抵达了灾区?这绝不仅仅只是外交上的考量,前方太需要专业的救援了!

 

强忍着汶川地震后的悲痛,此刻在救援的问题上我还想到另一个人群——那些汽车半道上的抛锚者。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人们移动的需求愈来愈多,他们该需要提供怎样的道路救援?

 

拖车和食宿安置的需求是最起码的,据十几年来曾经实施近百万次道路救援服务的大陆汽车俱乐部专业人士介绍,汽车救援行业其实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的行业,需要极高的精准度,绝不只是“一停一拖”这么简单,无论是对救援车、救援技师和救援管理模式都有资质上的要求。与国外“汽车大国”相比,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相关服务还有很大差距(汽车道路救援属于汽车后市场的范畴),世界上的汽车发展大国,他们的汽车救援业也走在前列,相比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汽车俱乐部AAA、德国ADAC、澳大利亚NRMA等一批成熟的汽车救援服务机构,中国汽车救援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还只是初露端倪。

 

在关注维护保养、销售模式、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的同时,国内汽车企业是否都已做好了参与瓜分汽车救援市场这块巨大“蛋糕”的准备?我看未必。汶川地震了,汽车企业满腔热血,都在忙于捐款捐车,这实属难能可贵,回过头冷静下来,如果忽视了发展中的商机也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我们注意到:由于汽车厂商自身网点建设的制约,为了提供更广泛深入的售后服务,体现品牌附加值,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品牌开始寻求在国内与专业汽车救援机构合作,汽车救援行业的独特价值正在逐步体现。斯巴鲁、雪铁龙进口车等知名品牌去年将道路救援外包就是很好的证明。

 

汽车救援确实是件很专业的事,对于创建品牌必不可少。对于国内车企,尤其是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汽车企业,如果目前在市场上确实难以顾及汽车后市场中的道路救援,在国内这个行业服务机制、行业规范、服务标准、法律法规等环节没有得到确立和完善前,不妨也将所销售汽车的道路救援服务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