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给官员的“预防针”打得好!


       4月28日,河南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办公室发出通知,给全省的领导干部打“预防针”:五一期间,将在全省对领导干部易犯的6种“节日病”集中开展专项检查。(4月29日《河南商报》)

    这里所说的6种“节日病”,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身体生病,而是特指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易发的腐败问题,主要包括:一是领导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及收受干股问题;二是领导干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及支付高消费娱乐等问题;三是党员干部公款、公车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四是领导干部借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等问题;五是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特别是以赌博形式收受财物问题;六是违反廉洁自律的其他问题。

    可见,凡领导干部有可能在节日期间发生的违规违纪、腐败堕落行为,河南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办公室的“通知”里都已列举殆尽,从物质金钱到娱乐生活,从部门单位到个体私人,从领导自身到家属部下,都统统囊括到了进来,用老百姓的话说,确实是抓到了“点子”上。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腐败分子第一次收受钱物,打开贪欲之门,多半是在节日期间,而80%以上的腐败行为,也是发生在节日期间。所以,我感到,五一前夕,河南省给领导干部的“预防针”打得好,打得及时准确、到位,既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河南省遏制腐败的态度和决心,确实值得学习借鉴。

    古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又有了“每逢节日须治病”的说法。对于领导干部廉来说,节日是道坎,防腐拒变很关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防止所谓“节日病”,正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延伸、深入。

    所以,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站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廉洁、务实、高效、责任政府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抓好防治党政官员“节日病”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下猛药、出重拳,抓根治本,把防治党政官员“节日病”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做到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把住“节日病”易发的环节和部位,使“节日病”无土壤生存,无漏洞可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节日病”感染、传播的机会。二是要强化对干部的节日廉政教育,督促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和禁令,自警自省,自重自爱,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抵制诱惑,防微杜渐,自觉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三是要集中开展专项检查,深入实际明察暗访,对顶风违纪者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查处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大造声势,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四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用健全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遏制“节日腐败”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的落实,这样才能让“病菌”无处袭身。

    因此,我认为,河南省在治理“节日病”方面的举措值得期待。全国各地如能借鉴河南的做法,那么各地的“节日病”就会减轻。

    新闻链接:河南:发现领导干部公车旅游等6种节日病可电话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