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接受这次的政府救市
谢作诗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邮编:110036
在理念上,我是反对救市的。
其一,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配置,而要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纪律是头一条。这纪律就是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的风险。假如一有风吹草动,政府就出面救市,那么投资的风险就被扭曲了,投资者就不会仔细甄别企业和投资项目,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如果投资者都不仔细甄别企业和投资项目,谨慎做出投资决策,那么我们的股市就只能剩下如吴敬琏所讲的赌场性质了。又如高小勇所讲,赌场还要承担风险,于是我们的股市将变得连赌场也不如了。老实说,我们的股市是投机的市场,不是投资的市场。股市之所以具有高投机的性质,除了微观基础存在缺陷之外,与政府赋予股市太多不应该有的职能和过多地干预股市是大有关系的。拿我自己来说,本来是希望当市场自行调整见底的时候,买一些能源股,持有到奥运结束和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的时候。我认为,现在国际油价上涨,但在奥运结束和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之前,是不会允许成品油价格和电价上涨的,能源企业一定是最困难的时期。但这困难不是行业或者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政策原因所致。奥运结束和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的时候,成品油价格和电价迟早是要提价的,要在花明之前的柳暗之时购买持有。但政府出手救市,我就不这样考虑了。知道鸡犬升天的日子又到了,我胡乱地买一些低价股,而且我不会长期持有到奥运结束和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那一天。
其二,一般来说,政府未必救得了市。说过了,不要被转折点上政府政策起了“关键作用”的假象所迷惑,那个政策不过是压倒驴车的最后一根草。在导致转折点出现的那根草加上去之前,政府是加了无数根草的,而这无数根草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从1993年到1996年,政府是加了很多根草才让经济软着陆的。从1999年到2003年,政府是加了很多根草才让经济走出通缩阴影的。2004年,当长三角已经出现用电紧张和民工荒的时候,政府还在思考通过新农村建设避免通货紧缩的事情。这些年,政府对于房价的调控,不知道加了多少根草,到今天也不能说有效控制住了房价。从2001年到2005年,政府没有对那样的熊市进行调控而见成效。2006年、2007年,面对那样的疯牛,政府没有成功调控使股市成为持久上升的慢牛。今天,政府招数用尽通货膨胀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以,不轻易相信政府的调控能力。由于资产价格具有“非理性繁荣”的性质,就更不相信政府能够调控资产价格了。
其三,就算股市长期低迷,中国经济也不会坏到那里去。2001年到2005年,中国股市熊到了底,中国经济照样高速增长就是证明。不要以为美国救市,所以我们就应该救市。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是一个负储蓄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人们要靠信贷过日子。资产价格上升,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贷,从而才有较高的消费和投资;资产价格下跌,人们能够获得的信贷就有限,于是消费和投资就有可能不足。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不否定股市的高涨可能推高消费和投资,而股市低迷多少也影响消费和投资,但是这种联系到底间接得多。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联系紧密,中国两者之间的联系则远没有那样紧密。表面上,美国是在调控资产价格、虚拟经济,但实际上,美国是在调控实体经济。我们以为美国在救市,在调控资产价格,那不过是因为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联系紧密而给我们造成的假象。
在4000点的时候,我是强烈反对救市的。但在3000点,我是基本同意政府的救市行为的。不是从调控资产价格的角度,而是因为两个约束: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巨大;二是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存在。在这二重约束之下,假如股市进一步走低见底,国际热钱就会更加汹涌地进入,通货膨胀就会变得更难控制,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会加强,宏观经济可能陷于恶性循环。至于政府要在奥运之前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基本上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