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段时间,某市某区教育局查出该项区132名教师交来假毕业证用作评职称,一时引起轰动,可仔细想想,这种假的真文凭的出现并不可怕,因为这些长期工作于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中小学老师,虽没有文凭,但却大多数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甚至是不乏一些优秀教师,却仅仅因为这一纸文凭而拒之门外,不由地让人同情,毕竟他们还是有真才实用,缺的只是文凭,这对那些上了年纪的教师来说因为“唯文凭是举”的制度而失去应得的待遇的确有失公平。
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在教育垄断的基本格局之下,不少高校受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不惜降低标准乱发学历和学位证书,甚至用文凭和证书换取“赞助”“捐资”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文凭和学位证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中,特别是部分党政干部读学位造假方法花样百出,让那些真的假文凭泛滥。说它“真”,是因为这些文凭上盖着正规大学的章和校长的签字,说它“假”,是因为这种文凭并不能证明持有者的真实水平和学历。他们一般不上课,学费由公家出、论文由他人写、考试由他人考,自己惟一要做的就是最后“拿”文凭。假若听任这类真的假文凭泛滥,不但会把官场、商场的许多不好风气带到校园,败坏了学风,使我国的学位水准大打折扣,使本已岌岌可危的学风雪上添霜,更会让一些大学生奋斗毕生的、表明受教育程度的真正文凭在寻找工作面前竟会显得更加渺小,假文凭贬低了真文凭持有者的求知成果,造成勤奋诚实者吃亏,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得势的社会导向,不仅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这必将动摇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与公平性。而且,这种混来的文凭在实际工作中更具有蒙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也更具有危害性。利用“文凭”这块“敲门砖”,则可以骗取工作,抬高身价,甚至骗取官衔薪俸、名誉地位。如果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在文凭上都心安理得地造假,他还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保持忠诚吗?还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吗?还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我们可想而知。
真假文凭现象是今天这个文凭社会的必然产物。假文凭的泛滥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诚信的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是造成假文凭泛滥的主要原因。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整个社会从根本上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从“唯学历”转变为唯才是用,假文凭才会少些市场。否则,要根除假文凭的泛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