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如果”创造价值


    在欧洲,没有一位水手不曾对大西洋彼岸充满遐想,但一直等到哥伦布驶入茫茫大海,才发现了新大陆。

    从树上落下的苹果不计其数,经常砸着人们头顶,但只有牛顿据此研究出了地球引力定律。

    在开元之初,人们就渴望在夜晚来临以后能够在黑暗中得到太阳一般耀眼的光芒,但直到爱迪生发明出了电灯以后人们才实现了这一愿望。

    成功永远属于积极采取行动的人。假设事情仅仅停留在“如果”阶段,那就永远不会创造价值;一味地坐着空想永远也不会得到财富,也不会前进一步,只有将想法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努力行动,才能迈向成功。凭空遐想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当你还在那里空想的时候,公司中更优秀的人早已经果断地迈步前进了,这就是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别人能够与公司共同成长,而你却渐渐地处于被淘汰地位的重要原因。

    我们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个“如果”,在我们的头脑里不知道要生成多少个各种各样的假设,我们喜欢想像如果自己成功之后的喜悦,我们像期待着明天初升的太阳一样期待自己的新生和成长。然而,成功的人各行各业都有,甚至每天都会有成功的人诞生,但是享受喜悦的人却不是我们,因为成功的总是别人;每天的太阳都会从东方缓缓升起,然而我们却仍旧和昨天一样平庸无奇,生活和事业未曾有过一丁点儿的改善。我们也会不停地问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想成功,我也想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而且我也想和别人一样与公司共同进步,一起成长。为什么我的想法总是不能实现呢?”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总经理忽然命令全体员工站起来,看自己的座椅下面有什么东西。员工们纷纷起身,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椅下面发现了一张钞票,有的是几美元,有的甚至是上百美元。这是怎么回事?茫茫然的员工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时总经理说话了:“你们看,如果你们坐着不动,就永远赚不到钱。”

    想法永远都只会是想法,如果它不被付诸实践的话。空有满腔想法而不做出丝毫行动的人被善良的人们称为“空想家”,而嘴下不留情的人们却把他们称为“心比天高而脚却够不着地的家伙”。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人的想法有时候十分伟大,令其他人望尘莫及,然而当人们等着他们把这些伟大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却会失望至极。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些人的“如果”越是吸引人,越是被描述得天花乱坠,人们最后就越是失望透顶,天长日久,人们便不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了。

    “空想家”的最合适的代表莫过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忧郁王子”哈姆雷特关于人生的思考真可谓崇高伟大,他对人性的研究真可谓深刻独到,可是人们却不得不以既同情又愤怒的态度对待他,人们在喜爱哈姆雷特之余又不得不痛恨他在现实环境中的止步不前。哈姆雷特在思想上超越了任何人,可是他却失败了,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实践过自己的想法,他的思想除了使他更加痛苦之外,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有意义的价值。最终哈姆雷特倒在了仇人的剑下,他关于拯救人性的理想也随之破灭,他一直苦苦思索的“人究竟是生还是死”的问题也不了了之。这就是空想而不务实的结果,在崇尚实干和注重实际业绩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这种结果更被无限扩大了。所以,我们只能果断地行动起来,否则这个社会将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如果”不会创造任何价值,除非它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执行。不把“如果”切实有效地执行到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那就像农夫坐在家里凭空想像秋天收获的美好,但是却不把种子播到土地上一样没有意义。

    有了想法就要在合适的时机付诸实践,因为一旦错过了时机,即使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成为一个漂亮的肥皂泡而已。你以前可能一直找不到某位同事比你在公司中提升更快的原因,因为你一直都认为,而且你也能够确信:你的每一个想法几乎都比他的要高明。你可能也曾经埋怨过公司在选人用人上的不科学。我想,现在你应该理解公司的做法了,只要你客观公正地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同事的想法虽然不见得高明,但是他却将每一个想法都付诸实践了,而且他的行动已经的的确确给公司创造了利益。公司自然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公司成长创造价值的人们,于是你现在仍旧抱着各种想法留在原地,而你的同事却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节节高升。

    也许你还会抱怨没有机会实施自己的绝妙想法,要知道,机会只属于那些时刻准备行动的人。当幸运女神发现人们没有准备好迎接她的时候,她便从门口进来,从窗子出去了。优柔寡断的空想只会让机会从眼前溜走,任时光匆匆而过。也许当你正在筹划一个你自认为极其伟大的想法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正和你擦肩而过。行动起来吧,这是机会的召唤!

    约翰•洛克菲勒先生发现美国的石油资源丰富,但炼油工艺粗糙,产品质量极差,使用不安全,美国的很多家庭都需要石油,但是他们却不敢轻易使用它。洛克菲勒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与同在一个车间工作的萨缪尔•安德鲁斯合作,采用后者改良的工艺,于年创办了只有一个油桶的“炼油厂”。最初有很多人都对他们的行动提出质疑,甚至有一些人还嘲笑他们,因为他们似乎还没有等到让自己的想法成熟,也来不及筹备足够的资源就贸然采取行动了。面对人们的质疑和嘲笑,约翰•洛克菲勒只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却很快就响遍了全球——“让我们的行动来证明一切吧”。

    很快,他们的行动就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约翰•洛克菲勒和萨缪尔•安德鲁斯炼制的石油质量很高,生意十分兴隆。在20年的时间里,这间当初的厂房和设备不超过100美元的小炼油厂,发展成为一家标准石油公司,资本总额达到9000万美元。洛克菲勒先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要想获得成长,就必须抓住机会马上行动,不要再让事情停留在“如果”阶段了,行动起来,使“如果”创造价值,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在行动中不断获得成长,才能使公司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