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帐篷与重建心灵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已经由在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转向努力为震区灾民提供居住保障。截至昨天下午,国家已经向灾区调运帐篷40万顶,目前灾区还急需100万顶帐篷。历来谢绝外援的中国政府,首次启动了争取国际救援的程序,呼吁国际社会向我国的地震灾区捐助尽可能多的帐篷,已经收到国外捐助的帐篷超过15万顶。此次地震严重受灾的人口达到千万以上,其中有几百万人无家可归。因此在昨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当前抗震救灾的重点就是为灾区人民提供大批的帐篷,使灾民的生活尽快安定下来。

是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这些物资对于已经实现物资极大丰富的当今中国而言,显然不是问题。然而,要在短时间内使几百万灾民都能拥有自己的独立居住空间,谈何容易啊。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尽管震中地区相对偏僻,但受灾的总人口还是要超过一个中等规模的欧洲国家啊。这么多的灾民在短期内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其难度之大真是可想而知啊。然而我们的政府是个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政府,灾情虽重对灾民生活品质的保证却不能降低。根据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要求,要在一个月内让灾区几百万灾民全部住进标准的帐篷,要3个月时间在重灾区建造100万套过渡安置房。国家最高领导人昨日亲赴帐篷生产企业督战,北京建筑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日前已经抵达地震灾区。我想,听到这些消息,不仅震区的灾民心中的暖流涌动,就是我们这些灾区之外的百姓也无不为如此亲民的行为而深感欣慰啊。

在经历了如此惨烈的特大地震的伤害之后,灾区人民遭遇了空前的灭顶之灾,他们痛失亲人、多年的家产毁之一旦,加之余震不断、道路阻断、通讯也不好,如果再没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安身,其内心怎能不焦虑?如果仅仅空喊几句口号、接受一点方便面、矿泉水之类的紧急救助,灾民心灵的创伤如何能够抚平呢?因此我觉得在当前抗震救灾的紧急关头,主席、总理亲自关注救灾帐篷的问题,实在是英明伟大之举啊。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伟大出自平凡。帐篷之事乃平凡小事,但它却直接维系民心啊,连个稳定的住处都没有,你让他在风餐露宿的情况下还相信政府、还产生幸福感,怎么可能呢?

在天灾面前,我们的灾民的确够不幸的,亲人没了,房子倒了,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家园转眼之间变成了一堆堆瓦砾废墟、残垣断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灾民又是幸运的,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不仅具备了抵御任何巨大灾难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而且拥有了一个高效、务实、进取、亲民的政府,年尽古稀之年的国家领导人,一趟趟奔波于灾区现场,既担起了运筹帷幄、统揽全局的重担,又不忘洞悉体察震区灾民的疾苦。在这样的国家里,即便是遭遇到了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的灾区人民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重建家园的希望,品味到苦尽甘来的快乐和幸福,实属难得啊。

在关注灾区的物资需要的同时,对于灾民心理救援的行动也在有序展开,一批批心理专家和志愿人员,对经历了大灾大难之后的灾民及救援人员,实施了科学有效的心理抚慰行动。是啊,灾区人民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巨大变故之后,他们的饮食、冷暖、居住得到了救助,而他们那一颗颗滴血的心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很可能对其整个人生都会造成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目前,这方面的社会资源正在紧急动员起来,以我们的爱心给予灾民以心灵上的关爱,这应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有所作为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的确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的巨大进步。这项工作将是一项很艰巨、也很漫长的使命,我个人觉得,参与到这样一个心理救援的行动之中,和参与爱心募捐行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人也具有这方面的一定能力,因此也将随时准备参与到这样一个拯救心灵的行动之中去。

在大灾面前,大国的优势可以得以充分彰显,在我们的政府高效有序的运筹下,一列列伤员专列将伤员源源不断地转移到治疗条件更好的外地医院接受救治,一架架、一列列装满救灾物资的包机、专列开往灾区,大批救援物资和专业人员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空中向灾区集结。可以想见,这场抗震救灾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人与自然的一场战争,老天无情人有情,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看到一个又一个奇迹会不断呈现在全国及全世界人民面前。一曲曲新时代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的生命礼赞,会不断地在我们生命进程中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