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北大圆桌会议的过程和感受------当企业“遭遇”博客
指间柔沙
……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案例 企业博客 北大圆桌 北大圆桌会议 泰国药皂 指间柔沙 点亮 博客会议……
接到会议通知,我有些忐忑
5月初,柔沙接到《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社编辑崔焕平女士的电话,她说她一直在关注我的博客。北大圆桌会议最近一期的内容是企业博客的讨论,日期是5月15日。她代表杂志社特意邀请我参加。
查阅了北大圆桌会议的资料。北大圆桌会议在学术界小有名气,它是《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的一个小型对话栏目,定位是邀请国内企业界、学界或者咨询界的行业精英来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管理问题,或者企业发展难题。北大圆桌会议双月举办一次,除了主持人外,一般会邀请1-2位企业人士、1-2名学者、1-2名咨询公司总裁,最终会定在5-6人这样的规模,然后在两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谈论一个话题。5月15日会议的主题是企业博客。
在有了这样的了解以后,我对参加这样的会议是忐忑的,甚至是紧张。这是一次专家的聚会,讨论的问题虽然是我喜爱和关注的,但是这个问题在国内的发展情景我并没有宏观的了解,搬门弄斧,我说点什么好呢?
会议的定位和讨论的问题很清晰
我看了会议给我发来的文件,我的感觉是会议的准备是很充分的。文件说,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当企业“遭遇”博客》,讨论的问题包括:
1,企业的博客营销采取哪些形式?是自建博客,还是利用第三方博客平台发布博客文章?如何让企业博客与企业网站连体互动?
2,博客的侧重点是什么,也就是说,选择何种诉求方式宣传产品?宣传企业精神(如新东方)?促进客户服务?
3, 如何让博客营销自然成章?博客营销是否就是利用博客来做广告呢,如果企业主观上有做广告的意图,是否会适得其反?如何通过博客,实现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式的营销?度的拿捏如何把握?
4, 博客与危机公关。传播平台却让企业们不得不随时面临形象信誉危机。DELL笔记本“换心”,日系相机CCD质量缺陷等公关危机,百度裁员事件中,………都是被博客这样的形式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些博客危机意味着,企业的品牌管理、危机公关方面,也已经不能忽视博客的力量。
5, 如何建立有效的博客监视系统,从博客中获取值得重视的信息?如何建立一个监视系统?这包括多层含议。第一是如何定期监测自己的博客。第二是如何对产业相关的博客圈的监测,乃至对于公司相关的博客评论内容的监测和回应。
6, 关于博客的特色问题。如何有特色地来规划企业博客战略。
7、 有关企业总裁博客,它的意义,模式,风格。
在会议的准备文件中,特别提到的是里面还准备了一些国外的企业博客或者产品博客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与会者的发言准备会很重要。我写的一个国外企业博客营销案例《德纳口味用多种博客来推广产品》也被选在里面,我不过是一个博客营销的爱好者,会议的准备一直到挖掘我这样的博客内容,也可见他们准备工作的细致和研究精神。
我和专家面对面
再三考虑,还是鼓足勇气参加会议。
在专家面前,我缺少理论,但是我在阿里巴巴和一批博客营销爱好者在企业博客方面的实践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我们点亮团队已经积累了12个博客营销服务案例,我自己也在接受几家企业的委托在做企业博客的试验。我们碰到了问题,我们需要请教专家,也希望互动。
会议是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开始的。我一到会场,杂志的编辑们就认出了我,王正翊(编辑部主任,同时也是本次会议主持人)热情的走来,问我,是柔沙吗?其他几位编辑也过来,大家都称呼我柔沙,感觉好温暖,好象我们都是已经熟悉的朋友,让我感觉有点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在其它嘉宾没有到来之前,我们拍照,交流,直到大家都到齐。
会议从二点多到四点半结束。参加会议的嘉宾还有:李晨晔(铭远管理咨询总裁)、解永军(正略钧策营销咨询中心总经理)、贺庆荣(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公共关系与市场推广部总监)、常青(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首席信息监理工程师、《把企业搬到博客上》作者)、姚阿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博客主编)。也许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我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兴趣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介绍了点亮的一些案例和泰国药皂博客的进展,使大家对中小企业应用博客开展营销有了了解。在2个小时的会议时间里,我几次受到鼓励,竟然断断续续讲了40分钟。无论是杂志社还是编辑,都希望和我保持联系。
我在会议上的收获当然也很大,专家们介绍了国内外博客营销的案例,以及各类企业博客的发展,给了我很多信息,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一些感想
在博客营销这个问题上,专家的研究和草根网商的实践,确实已经到了可以碰撞产生火花的时候了。我的体会是,草根网商在自己的实践中,很需要了解国外的发展情况,和理论上的总结;草根网商的总结,又体现了许多本土化的经验和中国式的创造。我们彼此都有资源可以对接。
如何对接?柔沙和这些专家已经有了一些约定。什么约定?现在还不能公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