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据专家解释,地震预报准确到日尚属世界级难题。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不准确的预报导致民众警惕心下降,甚至怀疑,最后就麻木,当真的地震来临时,也就毫无防备了。
这种情况似乎只有一个解,那就是专业部门提高预报准确度。但面对科学,准确预报不是仅仅提出要求或希望就能达到的。那么就没解了吗?
据地震专家访谈信息(央视地震首日直播),地震局一直在关注几大地震带的活动情况,网友披露也曾预测08年将出现大地震。即使未能预测准确到08年,而是最近2年,我们的地震部门是不是也可以向公众公布预测情况呢?至少告诉生活在地震带的人们地震带的活动情况吧,让人们加强防震意识,学一点避震、防震知识也能在地震来临时救几人性命吧。
预报或公布信息的方式需要特别考究,才能正确引导公众。预报应对可能的后果作出明确说明,对应对措施作出明确安排,为公众指明方向。我们来分析重庆19日对余震的预报,“重庆有明显震感”算是对可能后果的说明吧,但不够明确;“市民做好安全防范”更没有对应对措施作出明确安排,结果导致公众恐慌和不知所措,显然这种预报是极不可取的。如果我们按如下方式来预报:“据地震局预测,19日至20日在汶川震区预计有6-7级余震,重庆将有明显震感,抗震级别低于*级的建筑将存在受损可能,请居住在危房或抗震级别低于*级的建筑内的居民注意防范,建议暂时移居抗震级别较高的建筑”,公众防范是否会更有效更可行一点呢?
专业部门的信息准确度,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将有效提高地震预报与民众避震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