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有限实名问题的思考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不仅可以主动并愉快地从争鸣辩论中,同各领域专家”们交流信息,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获得了尊重——在这里人人平等!在这里无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即使不能面对面的人却可以平等地思想,尽情地畅谈。为什么我们在网络世界里得到了生活世界中所稀缺的真诚与平等?因为,这里虽然是虚拟世界,但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在这里却不再虚无,而是让你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毋庸讳言,一旦没有了自由与平等,网络世界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每一个网民都格外珍惜这里的自由与平等。不是吗?正当中国探讨试行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制时,一些人曾无不担忧:这也许会成为窒息网络自由的借口;而当了解了这种实名制并非实行发言实名制,而是能够帮助网站和相关部门更好管理的登记实名制时,人们才有所释然。 

    无疑,网络世界里的自由与平等,给网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快乐。然而,一方面它多多少少依仗着虚拟世界特有的情境,另一方面它更需要每一个网民高度自律下的用心呵护。有网民说得好:“为了自由,而放弃自律,就像失控的车;为了自律,而放弃自由,就像离了水的鱼。”毋庸讳言,在互联网上,大煞风景的时候也屡见不鲜,有人玩着欺骗自我又欺骗他人的游戏;更有些人利用匿名发言肆无忌惮地骂人。网民们曾列举中国网络的“十大不文明行为”,诸如: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聊天室谩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强制广告,下载、炒作低俗内容。人们崇尚自由与平等当然不能容忍对自由与平等的践踏。在任何国度里,言论自由的规定和保护都有着基本的底线,即言论自由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没有约束,哪有自由?没有自律,遑论平等? 

    让网民欣慰的是,中央高层在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目前有关方面也在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积极研究治理互联网中的版权、侵权、隐私和责任等关键问题;并将逐步试行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以平衡个人隐私和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 

    然而,笔者更以为,当下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最缺的还是网民们的道德自律——因为再好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就像随地吐痰,光靠罚款并不能根治。更何况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互联网世界,正如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里所说:“法律试图跟上技术的发展,而结果总是技术走在前头,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规律!……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规模如此之大又如此活跃,法律无力也不宜对之加以严密的规范。”再者,网上反映出的一些人道德品质败坏的问题,又不是靠某一项法律就能直接判定的。所以,要呵护互联网世界的自由和平等,构建一个洁净美好的网络空间,关键还离不开全体网民的道德自律。 

    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自律才是享有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在互联网世界里,你渴望和“专家”切磋请教吗?你首先要尊重对方;你期盼与思辨高手推心置腹吗?你要学会倾听,虚怀若谷;你不愿意被任何人愚弄欺骗吧?你自己先要承诺做到真诚;争论激烈时,你不喜欢听到别人的嘲讽谩骂吧?你在反驳辩友时切忌口出狂言;打开网页,面对流氓软件的骚扰,你一定深恶痛绝,那么在网上你也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所谓道德自律,先有自爱,才有自尊,从而才能达到自制与自省;自律意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在虚拟空间,我们也能坦荡地做一个有责任的网民,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要做到这些,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彻底解决区域贫困问题,物价上涨问题,全面落实奔小康目标,物质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有限实行网络实名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跑者,从而才能真正维护人人向往的网络世界中自由与平等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