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四)
(本部分是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有关摘记及个人看法)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证明的基本思路:
1.有形事物、外感觉、内感觉、理性构成了由低到高的等级序列。理性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即确定的真理。那么,人的理性所拥有的这些真理来自哪里呢?
2.真理不可能来自理性之下。如果真理低于理性,那么真理将被理性所判断。但是真理作为判断的准则,是不可能处于被判断的地位的。
3.真理不可能来自理性之中,因为理性不可能于自身中产生规则。理性是心灵的能力和状态,处于流动变化之中,而真理却是确定不变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可能等同于变动不居的理性。
4.那么,真理必来自理性之上。在人类知识等级之上,存在一个处于最高级地位的真理,它赋予人类理性以确定的规则,使人的心灵认识真理。这一最高的、外在于人类知识的真理就是上帝。
安瑟尔谟(Anselm)的本体论证明的基本思路:
1.我们只能把上帝设想成一个无限的和最完美的东西。
2.一个具有除“存在”以外的所有完美性(公正、全能、全知等)的东西不能算是“最完美的”。
3.因此,最完美的东西必然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提出的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第一种证明,“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在运动着,这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明白的,也是确实的。凡事物运动,总是要受其他事物的推动,因而 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这样一直推论下去,“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此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种证明,“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在现象世界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动力因的秩序。这里,我们决找不到一件自身就是动力因的事物。动力因,也不可能推 溯到无限,因为一切动力因都遵循一定秩序。第一个动力因,是中间动力因的原因;而中间动力因,不管是多数还是单数,总是最后的原因的原因。如果去掉原因, 也就会去掉结果。因此,在动力因中,如果没有第一个动力因(如果将动力因作无限制的推溯,就会成为这样情况),那就没有中间的原因,也不会有最后的结果。 所以,必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此最初的动力因就是上帝。
第三种证明,“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存在,又是不存在,是可能性,又是必然性。而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照此 推论下去,“我们不能不承认有某一东西:它自身就具有自己的必然性,而不是有赖于其他事物得到必然性,不但如此,它还使其他事物得到它们的必然性”。这个东西就是上帝。
第四种证明,“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好的、真实的、高贵的,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 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我们称这种原因为上帝”。
第五种证明,“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生物)都为一个目的而活动,其活动总是遵循同一途径,以求获得最好的结果。显 然,他们谋求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如果它们不受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指挥,那么它们也不能移动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个有智 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它指向着它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我们称为上帝”。
威廉·佩利的设计证明的基本思路:
1.如果你走在荒野上,在地上见到一块手表,你就会知道它不可能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那里的,一定有一个手表匠制造出它来。
2.自然界的有序、复杂程度远胜于手表,所以自然界也应该有它的制造者,也就是上帝。
帕斯卡的证明:
1.我们或者信仰上帝,或者不信。
2.如果我们相信上帝并且上帝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将获得无穷无尽的最大快乐。如果我们相信上帝但他不存在,那么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错过了某些享受罪恶快乐的机会;但我们通过祈祷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3.如果我们不信仰上帝但上帝存在,我们将得到永恒的惩罚。如果我们不信仰上帝,上帝也确实不存在,我们享受的只是一些有限的好时光。
4.权衡利弊,我们最好相信上帝的存在。
奇迹论证明的基本思路:
文献(比如圣经)记载着许多奇迹。这些奇迹无法用常识或科学原理解释。只能把这一切归于存在着一个超自然的力量,也就是上帝。
本能论证明的基本思路:
相信上帝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求。由于人类的本能需求的对象,比如食物、异性,都真实地存在。所以人类这种本能的对象──上帝──也应该存在。
康德的道德论证的基本思路: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美德和由此获得的恰当的欢乐。人生在世的意义就是要实现这个最高境界,并且也有可能实现它。而只有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有能力为我们带来美德和欢乐的和谐,所以上帝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必然推论。
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三个证明
第一个证明的基本思路:
1.事物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外。(因为它们独立于心灵)
2.事物必须存在于另外的心灵之中。(因为它们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3.所有其他的心灵都与我的相似。(通过普遍推论)
4.因此一定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永恒的心灵。
第二个证明的基本思路:
1.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我的思想及想象。
2.白天张开双眼时,是否能看到什么,主动权不在我,我也不能决定我所看到的对象。
3.对我的其它的感觉而言,亦是如此。
4.因此,与想象之观念不同,感觉之观念并不是“我的意志的创造物”。
5.因此,其它精神的意志必定产生或创造出它们来。
6.这对任何其它的有限存在而言,亦是如此。
7.可以在有限存在者中产生感觉之观念的就配被称作上帝。
第三个证明的基本思路:
1.视觉是由一系列的任意的符号构造起来的,它构成了一种语言。(见《视觉新论》)
2.语言使用的功能说明了其它心灵的存在。
3.我们是视觉经验揭示了其它心灵的存在。
4.我没有能力来构造这种语言。
5.这对其它有限心灵亦是如此。
6.因此,有一个更伟大的心灵告知我们自然的秩序和未来的事件。
上述证明上帝的思路基本上都是最终归结为由于存在着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
本人的观点:
上帝存在何以可能?
本人认为,上帝是不能证明的,上帝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帝的存在就是因为上帝不能被证明。
1.如果上帝能被证明,上帝就能被人类认识,这与上帝存在的本性是矛盾的。因为上帝的存在是人类无法认识的结果。
2.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上帝是无限的,而有限与无限是无法沟通的。
3.人类是属于确定性的,上帝是属于不确定性的,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无法沟通的。
4.人类是有恶的,上帝是全善的,全善与有恶是无法沟通的。
上帝存在何以必要?
尽管上帝的存在无法证明,但相信上帝存在对人类是有益的。
1.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秩序意义。
2.为人生提供幸福感。
3.最终提高了人类的总体福利。
宋圭武写于兰州
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