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应掌握点地震知识


政府官员应掌握点地震知识

导读:信报书评人袁复生,在《唐山警世录》中讲,上次柏杨先生逝世,我打电话采访在高雄的余光中先生。当时谈到了专制和民主的问题,余先生说,从“五四”以来,大家都在谈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今天看来,经济搞好了,科技发展了,赛先生容易搞,我们已经搞得很好,但德先生走得不远,还刚刚起步。当时,我是很赞同他的观点的。确实,这些年的科技发展很快,进步很大,不断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赛先生的地位,已经在我们这个社会根深蒂固坚若磐石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讨论。

      可当我再次读完《唐山警世录———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我却对开始我十分认可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技术进步,就意味着赛先生成为主流价值观了吗?科技水平的发展,就意味科学精神的确立和坚守吗?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预报问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谈清楚的。但有两个单位,给了我很多启示:一是开滦煤矿,地震爆发时,该矿有10000人左右在矿下,但他们只震亡了7人;二是紧靠唐山的青龙县,全县在地震中倒塌了房间7300多间,但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1人。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滦的经验,就是这样的,1975年该矿至少有两个文件是谈地震预防的,4月23日的第281号文件安排了应急预案,9月4日的第646号文件,则明确安排了777万元的专项资金,维护设备,加固房子……他们之所以能够“预”,那是因为在1974年6月9日,中央就发出了69号文件,开滦煤矿所在的“京津唐渤张一带”是“危险区”之内。这个文件,从中长期告诉了大家,哪些地区该做好准备。

       实际上,在此之前,地质学泰斗李四光,1967年就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唐山下面的县)做些观测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青龙县的县委书记冉广岐,看到并重视了李四光的预言,于是他开始看李的《地质力学》,学地应力、看板块学说、学地震预报学,在这个过程中,青龙的16个地震观测点也建立起来了。1976年7月21日,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把国家地震局汪成民在地震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听到“7月22日到8月5日可能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消息报告了县委,综合本县16个点的观测数据和水温水位动物变化等宏观异常,7月24日,该县的常委会决定启动应急预案,25日在县三级干部800多人的大会上通报了震情的预报,26日早8点开始了全县总动员,全部人员撤出了房子,此时离大地震只有44个小时。就是这44个小时的准备,青龙保全了,并第一个派出了医疗队去支援唐山!

    冉广岐对张庆洲说:“我要是事先对地震一无所知,地球构造是什么,地应力是什么,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也就谈不上拍板决策了……政府官员不要学太深奥的理论,但是起码的地震知识一定要掌握。”

    他还说:“无一伤亡固然欣慰,但最欣慰的是,老百姓奔走相告:听共产党的话,相信科学,没错!”是的,不仅要相信科学,还要懂点科学,要尊重点科学。

来源:《九牧林医家》

网址:http://ls1919.blog.sohu.com/8887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