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盛--中信证券股东大会记录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股东大会

会议时间:2008年4月10日 下午13点

会议地点:京城大厦国际会议厅

    这次股东大会比上次华夏银行的股东大会热闹得多。简单的说一下吧,毕竟很多流程就是走过场,主要说说股东关注的话题!

    在宣读完2007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之后,到了股东发言的时间。

    【大会现场】第一位股东的提问显然是因为中信目前的股价下挫过大,问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关注市值管理的问题,为什么会让股价下挫的这么厉害。王东明董事长表示中信证券并不是不关心股价和市值,他认为目前公司管理层最应该抓紧的是做好本职的工作,用好股东的每一分钱。并提出中信未来的发展战略有三个方向:提高国际化进程;利用增发的资金积极布局,争取摆脱公司对市场的过度依赖;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

    【大会现场】有股东向王东明董事长提出质疑,认为在中信国际化的进程中,在与贝尔斯登的合作谈判进程中风险管理不足,差点导致公司和股东的巨额亏损!管理层表示这次谈判的过程中中信与贝尔斯登的合作主要是以可转债的形式交易,而且使双方互投,资金的损失并不会很大。公司也在内部进行总结和反思。有些细节并不像媒体报道的。但那位股东依然认为管理层的反思不够深刻,呵呵!小股东也有很大的发言权哦 大笑 

    【大会现场】管理层回答股东问题。问:“在目前的行情下,中信如何提升利润增长率?”

    王东明答:“从第一季度的季报惠说明问题,由于去年的增发使得公司的资产规模扩大,资本回报率的提高,利润增长同比较快,另外第一季度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依然强劲增长,而且主要来源于市场分额占比的扩大,这说明公司在吃别人的饭,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未来会有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外资券商的到来。为了做好准备,公司已经准备或已经开展了多项新的业务,比如直投,产业投资基金,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

    【大会现场】08年一季报为什么会预增100%以上

    回复:主要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量增长27% 且前三个月投行业务中信占到了20%以上,当然管理层也承认在自营业务上有所损失,但损失规模比同行要小。

    【大会现场】一位投资者问到了华夏基金公司股权处置的问题。

    管理层回答从去年12月,公司已经办理完毕华夏基金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手续,累计支付收购款为9.4亿,而华夏基金公司07年的利润就为7.9亿。(小强备注: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应管理层的要求,公司将在6个月内完成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的合并,并转让股权。(有可能每1%的股权转让价为1亿哦 发呆  小强猜测)

    【大会现场】股东提问:关于新开设业务,比如直投,目前的进展如何?

     答曰:目前公司已经成立金石投资公司,作为直投的试点。从年报上来看,截至07年底成立不足半年的金石公司已经为公司带来了120万的利润。直投至今仍还未产生明显的收益,因为目前从事的主要是实业的直接投资以及部分Pre-IPO,由于存在流动性的限制,主要还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考虑。

    【大会现场】关于分红预案,有些股东建议不要现金分红,这样还要交税,希望公司把股东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小强也这么认为)也有投资者认为大比例转增致使数字游戏,不理解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

    回应:之所以会选择10转增10 并有5元(含税)的红利,是因为公司确实希望能够回馈和补偿股东,但由于公司目前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只能选择送红股的方式。公司本身对于自己的先进管理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之所以选择转增股本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可以缓解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净资本考核的限制,这样可以使公司更好的拓展业务!

    【大会现场】公司创新类业务都有哪些?

    管理层详细的解释了目前正在准备或运作的业务包括:中证期货渠道已经架设,融资融券业务证监会已经做了调研,基本准备就绪。在直投上利用自有资金开始产权投资。资产管理业务上筹备成立规模为60亿绵阳产业基金,进入PE领域等等。

 

    [会后交流]在会后于管理层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今年的业绩虽不敢保证,但还是胸有成竹的样子。管理层也积极地与股东沟通,耐心倾听股东们的疑问并认真解答。(给个好评,呵呵 调皮 )

 

    股东大会播报结束啦,希望对各位投资者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