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前夕话改革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恰逢是北京[奥运]之年。能够圆千年的奥运梦想,说明我们的国力强盛,证明我国巳进入体育大国.强国的行列。如果没有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我们今天还可能陷在“中国----中央之国”的夜郎自大的思想泥潭里中,不可能融入国际社会;如果没有三十年前的观念转变,我们今天也许还在反这反那,还在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更何论敞开宽广的胸怀、喜迎五洲的宾客?可以这样说,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大硕果,是扩大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更加改革开放的一个宣言!

  扶今追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充满曲折,充满争论,充满怀疑。三十年前的"深夜"里,观念转变小心翼翼,真理标准讨论如稚鸡破壳,三中全会似黎明前一声清脆的号角,中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之路。

  试想“文革”十年浩劫,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不是开国元勋们被批斗.被打倒的惊愕,不是红卫兵大战的血醒场面,也不是数百万人的家破人亡惨状,甚至不是国民经济的频于崩溃的边缘。朋友,你可曾记否?“文革”中最惨烈的一幕,最典型的情节是张志新——为了怕她刑场呼喊,竟割断了一位女共产党员赖以“表达”的器官!其实一部“文革”史,就是一个民族被“割喉”的历史......

  所以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也许你会说到奥运会的举办,几亿人的脱贫、国民收入的翻番以及国力的强盛。然而细细地思量起来,三十年的伟大功绩,还在于“庶人相议”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在证交所内你可以听到,一亿三千万股民讨论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在房交会上,众多购房人放言评价房价与宏观政策的关系;至于网上的愤青,尽可以痛骂达赖的混蛋和外媒的偏见。满眼的博客,预示着“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尤其重要的是,这一切不只是得益于言论的自由和思想的宽松政策,而来自于每个中国人对于以财产性收入为核心的自身利益的关切,来自于日益形成的中产阶层对于社会未来的理性思考,来自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热切期盼……

  改革开放并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压抑已久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人囚禁太长的思想-定要获得自由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的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助产婆,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功是十三亿人打破枷锁,让思想冲破牢笼,从而迸发出让"当今世界殊"的巨大热情和惊人能量!

  近年来,关于反思改革开放的讨论非常热闹。厉以宁与吴敬链两位经济学界大师,关于对改革30年成就的不同看法。以及张维迎们,说那是前进中的问题、高水平上的新矛盾,所以改革不能倒退;郎咸平们,则惊吁“拉美模式”多么危险,“基尼系数”多么可怕,所以要改弦更张。孰是孰非,实践自有公论。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开放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你要让他们再回到改革开放前那一种“万马齐喑”、“一言获罪”、那一种说一句真话还要“五不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无论“坚持改革”也好,“反思改革”也罢,都是改革开放的拥戴者.受益者和思想者,都是为了让改革之路走得更稳.更快.更好。

  因此,实现中华儿女的奥运梦想,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