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树一样自由成长
——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先生谈改革开放30年印象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人。78年改革开放,我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童,到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也都过了而立之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了自己的位置和收获。
回首这三十年,我的记忆就象从黑白到彩色的巨变,要说到对改革开放的记忆,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开放、更有冲劲、更有朝气。
我大学毕业时,刚好赶上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开始了自主双向选择。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天塌下来了一样,十分彷徨、困惑。其实,就我而言,当时也很担忧,但我能很清晰的感觉到,内心里的那种悸动,那种去拼搏的渴望。当时学校准备把我分配到本市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去工作,但我没有去,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在93年、94年那会儿,正是南下风潮势头正劲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不要工作了,要去广东闯闯。
放弃铁饭碗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家人的担心,师长的劝导,还有其他的一些声音,但我还是坚持住了,我了解自己,我无法让自己像我的师兄师姐那样去工作,去生活,在一个毫无生气的国企里终老,最后变得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一点激情,我不能选择这样的人生。我这个人骨子里就不喜欢安逸的生活,“我必须走出去”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不包分配让我的这种想法倒有了可能,这个选择也直接改变了我和我们那一代人的命运。
若干年后看我那些留在内地的同学,仅仅5年时间,就过的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生活就变成了混日子;不到10年,他们又从体制里出来了,所谓的“铁饭碗”早没了,还是回到了市场中来,但是,他们的眼光、思维和经验,都已经不太适应节奏了,还需要重头再来。改革开放和不包分配,使得当时几百万的毕业生改变了命运。虽然只是工作上的变动,却使得我们的人生从此跟传统体制说“再见”,所有的一切从此跟市场挂上了沟。看看当时网易的丁磊、早两年的史玉柱,都是我们这一类人中的代表,我们这批人可能都有特别市场化的思维,坚信人是生而平等的,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成就。我们都向往这种自由的境界,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我们如鱼得水,得以一展抱负。
从那时开始,从在广东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无论在媒体、外企、民营企业还是到自己创业,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一直都是活在体制之外,这种感觉很好,始终都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生存状态,也一直都在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多了些清新,少了些陈腐味。我们就象一棵棵自由生长的树,立在野外,呼吸自然,与命运抗争。
回到北京创立CBCT已经十年了,我们也成长成了国内最著名的品牌营销咨询机构之一。今天我身边的同事,当然早已没有分配这一说了。作为先行者,我们当初敢跳下海的勇气,早已沉淀成工作中白手起家的勇气,还有奋斗的思想,这种草根意识以及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变成了CBCT内在的气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我们吸引的人才、培养的人才也都是具有这样的特质,正恰好印证了我们公司的一个信条:志同道合的人,总会走到一起。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批人,CBCT团队才会永远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激情而又持久。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这些年的不包分配,才让更多和我一样特质的人开始了自由的思考,最后又走到了一起。所以说,那次毕业的选择,其实是我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让我开始了不同于前辈的第二种人生,第二种活法。
在南方就业后,我的眼界其实更为开阔了,尤其是在企业的经历让我很快的接受了市场经济的信息,并从中找到了规律和方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和努力,奠定了我后来为企业做咨询顾问的基础。自毕业起,在南方工作的那段时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人是平等的,没有那些官僚和暮气,人的想象力得以激活和发挥,得以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快速积累和成长。这么些年,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选错路,从贫困的大学生,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窘状到现在的小有成就,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稳定的事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就是青年中国的代表,而且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确实是身逢盛世,感怀天下。
08年北京奥运,恰好是改革开放30年。在这样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纪,我们要举办一次全世界都期盼的盛会,这是偶然中的必然。看似一次巧合,实际上它是对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小结。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是不可想象的。奥运为中国改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除了体育的标签以外,更多的是标志着中国站在了国际化的起跑线上,开始了真正的走向世界。08年是这样一个起点:过去30年我们是内向型发展的30年,是埋头专注于自我修炼的30年,从而立之年开始,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将更多的放眼世界,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看齐,真正迎接全球化浪潮。从这个起点开始,中国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真正成为世界强国。但是我们不会张扬,不会浮躁,因为我们有过去30年的历练和沉淀,这会让我们更加沉着,更加有底气!
本文为约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先生谈改革开放30年印象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人。78年改革开放,我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童,到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也都过了而立之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了自己的位置和收获。
回首这三十年,我的记忆就象从黑白到彩色的巨变,要说到对改革开放的记忆,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开放、更有冲劲、更有朝气。
我大学毕业时,刚好赶上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开始了自主双向选择。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天塌下来了一样,十分彷徨、困惑。其实,就我而言,当时也很担忧,但我能很清晰的感觉到,内心里的那种悸动,那种去拼搏的渴望。当时学校准备把我分配到本市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去工作,但我没有去,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在93年、94年那会儿,正是南下风潮势头正劲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不要工作了,要去广东闯闯。
放弃铁饭碗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家人的担心,师长的劝导,还有其他的一些声音,但我还是坚持住了,我了解自己,我无法让自己像我的师兄师姐那样去工作,去生活,在一个毫无生气的国企里终老,最后变得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一点激情,我不能选择这样的人生。我这个人骨子里就不喜欢安逸的生活,“我必须走出去”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不包分配让我的这种想法倒有了可能,这个选择也直接改变了我和我们那一代人的命运。
若干年后看我那些留在内地的同学,仅仅5年时间,就过的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生活就变成了混日子;不到10年,他们又从体制里出来了,所谓的“铁饭碗”早没了,还是回到了市场中来,但是,他们的眼光、思维和经验,都已经不太适应节奏了,还需要重头再来。改革开放和不包分配,使得当时几百万的毕业生改变了命运。虽然只是工作上的变动,却使得我们的人生从此跟传统体制说“再见”,所有的一切从此跟市场挂上了沟。看看当时网易的丁磊、早两年的史玉柱,都是我们这一类人中的代表,我们这批人可能都有特别市场化的思维,坚信人是生而平等的,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成就。我们都向往这种自由的境界,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我们如鱼得水,得以一展抱负。
从那时开始,从在广东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无论在媒体、外企、民营企业还是到自己创业,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一直都是活在体制之外,这种感觉很好,始终都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生存状态,也一直都在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多了些清新,少了些陈腐味。我们就象一棵棵自由生长的树,立在野外,呼吸自然,与命运抗争。
回到北京创立CBCT已经十年了,我们也成长成了国内最著名的品牌营销咨询机构之一。今天我身边的同事,当然早已没有分配这一说了。作为先行者,我们当初敢跳下海的勇气,早已沉淀成工作中白手起家的勇气,还有奋斗的思想,这种草根意识以及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变成了CBCT内在的气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我们吸引的人才、培养的人才也都是具有这样的特质,正恰好印证了我们公司的一个信条:志同道合的人,总会走到一起。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批人,CBCT团队才会永远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激情而又持久。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这些年的不包分配,才让更多和我一样特质的人开始了自由的思考,最后又走到了一起。所以说,那次毕业的选择,其实是我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让我开始了不同于前辈的第二种人生,第二种活法。
在南方就业后,我的眼界其实更为开阔了,尤其是在企业的经历让我很快的接受了市场经济的信息,并从中找到了规律和方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和努力,奠定了我后来为企业做咨询顾问的基础。自毕业起,在南方工作的那段时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人是平等的,没有那些官僚和暮气,人的想象力得以激活和发挥,得以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快速积累和成长。这么些年,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选错路,从贫困的大学生,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窘状到现在的小有成就,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稳定的事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就是青年中国的代表,而且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确实是身逢盛世,感怀天下。
08年北京奥运,恰好是改革开放30年。在这样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纪,我们要举办一次全世界都期盼的盛会,这是偶然中的必然。看似一次巧合,实际上它是对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小结。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是不可想象的。奥运为中国改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除了体育的标签以外,更多的是标志着中国站在了国际化的起跑线上,开始了真正的走向世界。08年是这样一个起点:过去30年我们是内向型发展的30年,是埋头专注于自我修炼的30年,从而立之年开始,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将更多的放眼世界,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看齐,真正迎接全球化浪潮。从这个起点开始,中国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真正成为世界强国。但是我们不会张扬,不会浮躁,因为我们有过去30年的历练和沉淀,这会让我们更加沉着,更加有底气!
本文为约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