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铭
十多年前,一个沉默而不多言的年轻人,从千里之外过来,说是要随我学习黄老道学。
十多年后,还是这个自诩为“职业谋士”的年轻人,在推出“道商智慧经营学”,提倡看图说“划”的同时,又拿出了他的《势》稿,请我序二三真言,以飨读者。
其实,站在道者的角度,本无可序之言,因为“言者”即不知也。但是,在通读了这部《势》稿之后,我不得不认定作者是一个“懂势”的人,并愿意为他“强为之言”。
道家是中国先秦“百家争鸣”中涌现的一个学派,因以“道”作为学说的核心而被称为“道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这位曾做过周朝史官的大智者,他的学问渊博,声名远播,当时天下学子,争相宗之为师,或受业于其门,或辗转相传。至汉初,道家发展为“黄老道学”,以“无为而治”而倍受统治者推崇,其势盛于一时,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黄老道学之优势地位才由此骤然下降。
黄老道学的“势微”历程,有“时势”之驱使,但更主要的是,高深莫测的黄老道学,此时已演变为帝王将相等极少数大成功者们立世安邦的“利器”,不可示于人前了。
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的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再由“德”去滋养,由“物”的特性给予形体,最后再由“势”实现我们的成功目标。
在老子所处的那个列国兼并、大国争霸的时代,势单力薄的小国是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大国之间为争夺“地势”,树立“权势”,就要劳民伤财地发动战争。面对这样的“形势”,老子首先认为“好战必亡”,他推崇“以柔胜刚、以弱胜强”的谋略思想,通过寻势而发,最后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成境界。
人生经营需要明辨《势》理。老子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要善于从小处发现大势,从细微处获得强大的根本,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正确的“审势”。然后,再从辩证法入手,把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从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执一守中”,发起势端,获得为“天下牧”的最大成功。最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从进一步的英雄到退一步的大英雄,从有所为的凡人到无以为的“圣人”,为人生划上一个圆满的符号。
商业经营需要掌握《势》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营兴衰成败所贵者,“势”也!“引势”则“利到”,财源广进;得势则益彰,左右逢源。是以有“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之言。势在则必行,霸业可兴,势单则力薄,费心劳力。故海尔张瑞敏先生言:企业应当先谋势,再谋利。好一双明澈深远的“势利眼”。
为人处世,“势”不可少。当先识势,以定大局,既而审势,科学决策,把握时势、依据地势、攀交权势、塑造名势,势单则借、势微则蓄、势在则攻、势显则兴、势正则顺、势逆则化……
噫!龙从云,虎从风,人乘势。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兴于时势也!
谢先铭:当代著名道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