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鹏-随笔
最近一段时间总出差,俩礼拜在中国飞了两个来回了。途中不乏趣闻乐事,也少不了一些“新鲜事”。拿杭州一民营企业集团老总来说,把全国各地的总经理都召集过来听我讲集团管控。第一堂课他本人因胃疼没能按时参加,课程快结束时他来了,脸色不太好。
闲聊时我问他对集团管控最困惑的是什么,这老兄说了三遍:就是跑冒滴漏。说手下的人各个环节贪污,占公家便宜。他说他了解到外企的采购审批权都在总部,所以自己也想把财务审批权都集中回来。……我找个借口离开了,不想理他。
企业创业之初,你一定要有算计的能力,一分钱掰两半花。但是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你的注意力就要变,水至清则无鱼。有些环节肯定存在灰色地带。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合理化。如果到了这会儿,你的精力还停留在这儿(抓跑冒滴漏),就好比蚂蚁的脑袋,根本带不动大象的身子。而且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不是这样来解决问题的,十个人的时候,你站在最前面,一百人时你站中间,一万人时你要站后面。事情是有很多内在逻辑关系的。
后来我注意了一下,很多关键岗位他都安排了自己的亲戚,亲戚不够用,连他女儿,对经营管理一窍不通的一个小丫头片子也当了个什么总经理。(汗!)
这并非国企民企的问题,可能是胸怀的问题,也可能是对事物认知能力的问题,认知不到位。我认为这一类事情很有代表性,环境在变,企业在成长,个人的能力素质也要变。关注点要变,兴趣爱好都要跟着变。在西安人家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开着奥拓去吃鲍鱼,人家说你奢侈,你开着奔驰去吃刀削面,人家说你朴素。”不一样,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作为企业符号的领军人,各方面都要变化。实际上,上文中的老总关注的跑冒滴漏问题应该是下面总经理关注的。他要关注怎么去任命总经理,总经理怎么去任命经理,经理怎么去控制成本。这不就对路了吗。
这并非国企民企的问题,可能是胸怀的问题,也可能是对事物认知能力的问题,认知不到位。我认为这一类事情很有代表性,环境在变,企业在成长,个人的能力素质也要变。关注点要变,兴趣爱好都要跟着变。在西安人家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开着奥拓去吃鲍鱼,人家说你奢侈,你开着奔驰去吃刀削面,人家说你朴素。”不一样,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作为企业符号的领军人,各方面都要变化。实际上,上文中的老总关注的跑冒滴漏问题应该是下面总经理关注的。他要关注怎么去任命总经理,总经理怎么去任命经理,经理怎么去控制成本。这不就对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