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八十八)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
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八十八)

作者: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期:2008411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36:53

韩愈

开放分类: 中国文学、历史物、教育家、诗人唐宋八大家

 

 目录

  韩愈简介

  生平年

  文作品

  韩愈思想

  文学主张与创作

  传世诗文

  传世名言

  韩愈的散

 

 

 

 

韩愈简介

 

韩愈思想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37:23

文学主张与创作

 

     韩愈是唐代散文家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道统而提供学习古,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他对古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铭》)、“唯陈言之务去”(《答翊书》——、“师意不师辞”(《答正夫书》)。因忠于古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杜甫,是韩孟派的代表物之一。他的,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士的政治失意和个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十五夜赠张功》、《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部张十八员外》等。古往往规模宏,才气纵横,气势雄伟。为了矫正庸、熟俗,他探索了歌发展的新路。不过象《陆浑山火》、《南山》、《石鼓歌》、《食》等,故意搜集险怪,过分散文化、议论化,有伤意。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七六。

 

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是手段和形式,强调以载道,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翊书》)。 提出“不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碑、状、表、杂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在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在韩中比重较。学习家经书的,如《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工记·梓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理评事王君墓铭》、《清河张君墓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铭》、《南阳樊绍述墓铭》、《贞曜先生墓铭》等。但在量墓碑和墓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中的祭,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祭柳子厚》。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如《毛颖传》、《石鼎联句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风。

 

他善于扬弃前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中较多。他主张“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语言,扩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韵》、《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韩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与杜并列,称为“杜韩笔”;苏轼称他“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的发展道路。韩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把新的古语言、章法、技巧引入坛,增强了的表达功能,扩的领域,纠正了历(766780)以来的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是以议论为,甚至通篇议论,把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集单行注本。今钱仲联《韩昌黎集释》是另行系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徐震。谱以宋洪兴祖《韩子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