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一百六十七)
作者:
一凡《刘咏梅
日期: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8:26:21
十大元师之一——————聂荣臻
聂荣臻
开放分类: 政治、人物、领导人、军事家、十大元帅
简历
到上海后,他们停留了10来天时间。
上海,当时被称为“十里洋潮,是“冒险家的乐园”。在这里,聂荣臻看到了国中之国的租界,看到了外国人享有的特权,看到了外国佬和有钱人寻欢作乐的赌尝舞厅、夜总会、鸦片烟馆。这些更坚定了他富国强兵之志,更感到出国求学的道路走对了。
聂荣臻元帅故居
位于重庆江津市吴滩镇郎家村西南
聂荣臻元帅故居,据聂氏家谱记载,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是一家王姓地主的九重堂住宅,后王姓地主破落,人称石院子的九重堂倒塌了六重。聂氏祖先便折价买下了这仅剩三重堂的石院子,经几代人的繁衍,成为了比较富有的大家庭,聂荣臻出生时,家境衰落,石院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民国十二年(1923年)被兵匪焚毁,仅存两间,80年代修复。
故居展览室中陈列了聂帅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玩具、学习用品等40余件文物,珍贵图片100余张,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聂帅一生的生活轨迹,记录下了他在年轻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的动人场面和在各个战斗时期的辉煌业绩。
聂荣臻元帅故居自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有工人、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生、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故居已成为对广大军民进行党史、军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它特殊的教育作用。
聂荣臻元帅故居为一处庭院,复四合院布局,共八间房屋,土木结构,青瓦土墙,古朴庄重。庭院墙外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两侧翠竹葱郁,院内鲜花吐蕊,树木成荫;房前左右各有一口池塘,波光粼粼,组成了川东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
有关的课文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满周岁,又受了伤。
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然而,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聂将军决定把她们送回石家庄的日军指挥部去,让日方把孩子转送回国,交给她们的亲友。
临行前的一天,聂将军和这两个孩子一起照了相。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筐子,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聂将军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孩子们路上吃。
他还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日军官兵,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