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龙虾与追女人——一个经济学分析


上周日,单位组织到八卦洲游玩。在农家里,男主人很好客,让我们到池塘钓龙虾。大家都见过龙虾,但从来没有钓过。所以,一开始大家的兴致都很高。钓龙虾很简单,只需将蚯蚓绑在细绳上,投到池塘中。一会儿龙虾就咬住了蚯蚓,将绳子拉出水面,龙虾就被拉了上来。

随着龙虾钓得越来越多,大家就逐渐地失去了兴趣。因为钓龙虾太容易了。一位同事说了句很边缘的话:“这龙虾也太经不起诱惑,太容易上钩了。”是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谁都可以将龙虾钓上来。不久,大家都放弃了钓龙虾的活动。

钓龙虾与追女人,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女性,如果很容易被男人得到,不论是为了婚姻还是性的目的,最终男性认为得来太容易而不珍惜,以至放弃。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的劳动。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的劳动就少,其价值就很低。所以人们对此就不看重。比如,小姐很容易找到,价格也不高,因此男人与小姐交往后,一般不会对小姐很珍视。但是对于妻子,往往是付出了相当多的经济成本,一般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妻子的。包办婚姻也不是不好,人们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是送上门的,自己没有付出追求或选择的成本。

成本—收益分析是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其成本很低,但其收益是否就很高了呢?这里收益分两种分类,一种是从收益的载体来看,把收益分为物质的和心理的两种。对于物质的东西,容易得到的,其成本低,收益就高,人们就会愿意参与。比如当人们很饥饿急需填饱肚子时,食物来得越快、越容易,收益就很高;偷来的东西如果在没有被发现时,收益也很高。对于心理的东西,越不容易得到的,其收益越高。比如关于地震预报的信息,绝大多数人是不知晓的,在震前得到这个信息,收益就很大。对于性或情感,越容易得到的,其效用就很低,收益也就很低了。

另一种是从过程和结果的角度看,把收益分成结果的和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物质的东西,人们看重的是结果;而对于心理或精神上的,人们看重的往往是过程。对于钓鱼,作为一种爱好,大家不是以吃鱼为目的,追求的是这种乐趣。因此高手不会到养鱼塘去钓,因为那里的鱼傻,容易上钩。在鱼不容易上钩的地方,耐心等待、苦苦追求,甚至与鱼斗智斗勇,并且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为什么?这个过程的成本很高,但收益也相当高。因为这时追求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达到目的后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男人天生有一种征服欲,所以就要去追求,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女人。在追求的过程中,结果并不重要。妻不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就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