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http://www.sdpc.gov.cn/yjzx/yjzx_detail1.jsp?SiteId=4&comId=666 |
|
|
Mail 返回 |
管泽锋 |
标题:通过开考职业资格认证理论知识部分考试解决部分大学生“混文凭”现象 |
我觉得在大学校园开考职业资格理论知识部分的考试,暂不涉及实践知识部分,也不限制相关工作经验(已有的相关规定可继续在已参加工作的人员中实行),待考试通过后只颁发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合格证书并进行继续教育;等到工作几年后在参加相关实践部分的考试,此时如果都通过则颁发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 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大学生们更多地去了解起未来所愿从事的职业状况,便于他们进行更好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观,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首先开考理论知识部分,可以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夯实理论知识上,为毕业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把综合知识考试拆分开来也有利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混文凭”现象,在大学期间迷恋网络游戏、谈恋爱等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学习文化氛围;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时,很多人选择了考研,然而我想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并不适合也不会实际从事研究工作,而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实际上,很多学生最后都会选择其他务实性工作而非学术研究,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研,倒不如更多地掌握专业文化知识,为自己更早、更快地适应工作做准备。通过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理论知识部分考试这一平台,既能够展示大学生的才华,有可以激发起学习兴趣并可更好的进行自我定位。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
|
|
◆留言时间:2005-11-02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京ICP备05052393号
技术支持:国家信息中心 中国经济信息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
|
上述几年前的看法,现在看来还是很不成熟的,一方面考研、读研并非就是不好的,通过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学术创作能力,可以加深对苯学科领域的认识,之前知道了是什么而之后可以知道为什么;另一方面,就职业资格考试而言,现行的做法还是经过了考虑并有其合理性的,社会实践能力在个人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占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很多招聘单位当前用人时也愈来强调这一点,所以理论知识不宜和实践能力相脱节,开考职业资格理论知识部分的考试的想法现在看来还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