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阿猫


自由主义阿猫

 

    傍晚在农园跟朋友喝了酒,又遇到另一伙朋友,其中有臧力和王娟的学生。出来到中文系拿了一本诗集,一边吟哦一边往西门走,酒意翻涌,草坪上坐卧着一些男女,皮肉上反映着夕照的残辉,几只自由主义阿猫,昂然漫步在李大钊塑像前,绿草如茵,红楼如梦,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这是我真心热爱的北大,可惜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傍晚了。

    《东方日报》6月12日“两岸”栏文章《史上最牛回覆 人间最大笑话》:

    内地基层官员胡作非为,笑话连篇。日前,上海一市民因小区配套建设的问题,向当地政府信访,竟得到史上最牛的行政回覆:「根据《XXXXX》规定,XXXXX。」这位市民获得的政府答覆意思及依据的文件名称,均是一连串的「X」号。《XXXXX》是甚么法律?是子虚乌有法吗?「XXXXX」又是甚么规定?莫非是国家机密吗?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政府部门的信访回覆中,令人瞠目。

    上海的信访部门要不是一群法盲,要不是根本没有将上访者的要求放在心上,处理这些事件就不会如此随心所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共的信访工作,表面上是倾听民情民意、解决民苦民难的桥梁,但实际上却是踢皮球的政治赛场。哪个信访部门踢皮球的水平高,将矛盾上交或者下放,工作能力便强。

    无独有偶,北大、清华一批教授也因为住户验收问题到北京海淀区规划局上访,结果这些知名教授在信访办公室等了一个上午不说,而且还被工作人员粗暴对待,其中六十六岁的中文系主任居然被人推搡,差点倒地。很搞笑的是,这些信访人员还大声质问北大法律系的教授「到底懂不懂法?」这些老教授直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些桃李满天下、德高望重的名教授们,尚且受到如此粗暴的对待,那些凡夫俗子、市井之徒遇到不平事,岂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进入二零零八年,由粮价猛涨带来的全球粮食危机不但威胁到全球近两千万贫困儿童,更造成一亿多人陷入贫困。然而在这个背景下,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却“一枝独秀”,保证了粮价基本平稳。

    收到社科院寄来的书。打开一看,是我的两本金庸论著,附了一张信纸,上写:“孔庆东先生:您的两本书我已用完了,现奉还。非常感谢。王信”。原来是王信老师,他是《文学评论》的奇人,不大爱说话,什么都心里有数。为人耿直,眼光独到,编辑水平是有口皆碑的。

    昨晚《奥林匹克宣言》执委会的田志玲和范玉婵女士来洽谈,一起在勺园吃了晚饭。北大勺园的菜一向是非常著名的,跟日本公主一样,价钱贵,服务差,味道恶。可是今天却吃得很高兴,连服务员的山东口音也感觉十分亲切了。大概是奥运精神放光芒吧。

    《法制晚报》上周报道,河南沁阳市规定了12条5000万以上投资者享有的各种政治法律特权,其中包括可以不受交通法规的制约、医院看病享受半价、子女随便选择学校、出入娱乐场所(赌博嫖娼)不受公安机关检查等,还规定每月1至25日为企业“安静日”,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全市任何部门不得进入企业,违者立刻开除,到记者发稿时,已有7名公务员因进入企业而被开除。其实像河南沁阳这类规定在东南沿海地区早就出现了,广东一位市政法委书记在解释为什么要让法院判决民工败诉时,对着中央电视台的镜头赤裸裸地说:“很简单,我这里民工多的是,引进外资却很难,不替外资说话替谁说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小平同志说的。”进入中国的许多外资公司大老板,也由最初单纯的贿赂收买官员,逐渐发展为支配和教训中国官员,据说北京市副市长刘**,就是因为违背了一家外资公司的利益,立刻就被公开了其腐败淫乱的录像带。

    青年语文专家周京昱先生今年把去年的《阅卷纵横》给了我,因为我去年在日本打工也。我那篇《温酒一杯话高考》就是他隔海约我写的。这次我看了其他老师写的回忆高考的文章,各有风采,特别是小周写的,有一股悠悠的味道,从容的后面透出来一份学识和担当。中国语文界如果有300名周京昱这样的年轻老师,语文就有救了。

    贵州学人周兴禄寄来《周兴禄诗词选》,写得清新可喜,且实验多种词牌,兼有时代气息。

    《当代文坛》07年6期的文章都很一般。《中文自学指导》07年4期上陈大康的《月钱:李纨与王熙凤的经济过节》研究得细致。5期上房宁的《论二十世纪二十~四十年代中国银幕上的都市劳动妇女形象》,文章写得很有价值,但题目太长了,改为副标题更好。08年2期首篇杨宝忠的《疑难字考释的现实意义》讲得很客观,汉语中大量疑难字是亟需得到科学研究和妥善处理的,这对于提高汉语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王晓华《打工文学中的阶层叙事》,既强调了底层,又强调了分层,很有道理。张泉的《“第九艺术”电脑游戏的内容评价问题》则以《提督的决断》为例,分析了电脑游戏中的文化立场问题。中国必须开发出自己的优秀品牌,才能真正抵抗外国游戏的文化侵略。

    《社会科学论坛》08年6月上期陈平原老师主持的学术对话栏,发表了易富贤的《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海外近来谣传孔庆东是反对中国政府计划生育政策的文化英雄之一,其实我从来不反对“计划生育”,我反对的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的强迫专制的“一胎制”。假如统统一胎的话,那还叫什么“计划”?那叫“绝户”。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号召只生两胎,不曾有过把孕妇抓到村委会强行刮宫的野蛮举措。其实我几年前就看到了易富贤的研究成果,受了很大的启发,但那时他的成果还不能公开发表,所以我就零星地散布散布。中国再野蛮固执地继续一胎制下去,不但人口会几何级数锐减,满街老弱病残,而且经济会大幅度衰退,新中国一个甲子十多亿英雄儿女的伟大成就将付诸东流。这个道理几句话说不清楚,因为大多数人都被“资源极限”的人口论洗脑了,没有人去冷静思考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真正关系,为什么只有中国实行一胎制?谁给中国领导出的这个坏主意?建议大家都去找找易富贤的文章来看看,就自然明白了。

    晚上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我关于读书问题。白天忙了一天,晚上比较累,就简单应付了。唉,啥时候能过上自由主义阿猫的生活啊?

 

本期博客思考题:

1、真正的自由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

2、“自由主义”跟“自私自利”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