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内容摘要:
我国社会目前的时代背景以及压倒一切的实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数年来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也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时代特征来说是高科技时代的现代市场经济,邓小平也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在哲学的视野内充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科学技术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如何实现为第一生产力的实现机制等两类哲学问题为依据,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最终了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作用的双重性,应做到摒弃消极作用,发扬积极作用。
关键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技术 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力
正文: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辩证发展的客观性以及当前的时代特征。
我们所提到的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形式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它本质上是通过市场、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要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它具有辩证发展的客观性:
一是现代高度的社会化。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具有现代化完整的市场体系及其机制才能使社会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获得有效配置,这是现代高度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
二是参与活动的损益化。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有明显的损益化属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只有“益”而无“损”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损”的存在,是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将以公开形式表现市场损益化的情景,而且各活动主体的全面风险是高度一致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时代特征来说是高科技时代的现代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运用哲学中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相关性,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互发展的互动机制以及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2. 在哲学的视野内充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2.1.1 社会需求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的这种需求。
哲学上说,人的需要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最终原因,所以科学技术也不例外。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历史的演变已经表明社会需求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对科技的需求量越大,结果科技成果就越多, 科技进步也就越快。当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 社会对科技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而对科技的启动力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中,人们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按照计划配给的资料进行消费。企业是国家的附属物, 只能按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只需对计划负责,而不必面对市场。这种社会具有依赖性的特点,企业的生存、改造、发展完全依赖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也完全依赖于国家。因此,社会对科技的需求被计划束缚了,大批的科研成果被排斥在生产领域之外, 科学技术发展步履维艰。而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疑惑,市场是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企业是独立自主的主体,它根据市场商品价格的高低、供求变化以及市场预测来决定自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赢得对手取得较好的效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减少生产消耗、降低生产成体,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劳动生产率这就促使他们争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不得不增加对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自觉地追求科技进步。
因此,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启动和激活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并且不断地加大这种需求形成社会自觉追求科技进步的机制。近年来我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到国内外市场上去经受优胜劣汰的竞争锻炼,逐步培养和形成企业自觉追求科技进步的需要和机制促使企业增强对科技的投入。这一切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优化了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使科技资源的配置得到了优化。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的方面的优势,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科技的进步。科技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建立,就是要让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使科技的方方面面的资源能够得到市场的引导,通过市场的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配置到最优的环节当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促进科技的进步。
进一步说是市场机制促进了科学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对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资源投入的增加,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衡量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的标准,一方面要看其是否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能否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看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看它是否能以最小的投入带来经济的最大的增长。这两方面其实并不总是相一致的。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效益的标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也是有利于科技的发展的。反过来说,如果科技不能带来经济效益,那么直接的结果是经济的衰退,从而使科技失去经济上的支持。
各主要的科技发达的国家,其对科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其中企业的投资占有很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投资主要是受到市场的调节的。而政府那部分资金,则受到科技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大多数的国家的科技政策都充分的利用了市场的调节机制,或在不断的向着利用市场机制的方向改革。因此,可以说二战后世界各国对科技的投入,大部分是根据市场的机制配置的。事实也表明了,随着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也迅速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60%~80%。这说明了市场机制(包括市场的竞争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对促进科技的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技发展的活力以及加速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 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创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因素激发了创新的涌现。
科技发展是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前人所不知的事物,发明原先世界所没有的东西。人类是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逐步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又逐步地发展、完善自己的。如果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果没有创造,就没有日益丰富和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创造性具有制约作用。没有一个能够激发创造性的社会环境,创造之花就会枯萎、凋谢,那科技进步更是空谈。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按照国家的指令领取分配。吃的是“大锅饭”,端的是“铁饭碗”,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一个样,都与切身利益毫不相关。这种社会普遍更多关心的是弱者怎样生存,而不考虑强者怎祥发展。这种社会鼓励创造能力强的人向创造能力弱的人看齐,抹杀了个人创造力之间在实际中的差异性,打击并且压抑人们的创造积极性。在一个缺乏创造性动力的社会中,科技进步当然就成了纸上谈兵。
市场经济是激烈竞争的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企业都在同一个市场中平等地参与竞争。所谓竞争,就是各自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内在的优势和长处,争相取胜,实现预期的目标。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规律,而只在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的流通中,只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然存在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扩大新的市场。否则,守旧是肯定要失败的。在现代社会新产品是新技术的结晶,也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结晶。因而经济上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许多经验表明成功的企业首先在于他们成功地不断开拓、培养富于创造思维的人才。市场经济鼓励人们的创造性,并激发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市场的竞争中取胜。我国最近几年重奖在科技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效应,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尽其才的有效途径。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
2.2.1 带有商业目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是一种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没有特定的商业目的,因而不能直接用经济效益来衡量其研究成果的研究。然而基础研究又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的研究能力的大小,研究队伍、研究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科技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知识储备。没有今天的基础研究,就不会有明天的科技、经济发展的新飞跃。如果单纯用市场经济规律去规范基础研究,就会导致研究经费得不到满足,有创造能力的研究人才大量流失、研究机构缺乏后备人才。这对我们的经济建设以及科技事业有着很大的危害。
2.2.2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科技没有完全转化成生产力,盲目引导科技成果走向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科学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产品的实现,有其自身的成熟的发展过程。如果用市场经济的利润原则,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匆忙的推向市场,这样会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冲击了正在研究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今天的科学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是全方位的。科学的应用不仅对其本身的成熟性要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其应用后的社会后果要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所以我们要尽量的避免为了追求高的经济利益,使我们的学科沾上不道德的标签,我们要杜绝这种负面效应的出现。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刺激社会需求的增长,加速科技生产力的转化进程、提高和鼓励人们的创造精神来极大地促进科技的进步。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它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具有向上面所说的那样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它对科技的进步具有双重性。其次是市场经济的竟争性会促进科技的垄断行为不利于科技合作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再次是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会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采用科技成果而忽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有的道德低下的人为了赚钱会不顾有些科学技术成果对从类、对社会的危害作用。所以我们须遵照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示,坚定不移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姿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与探索》1994.1
2.欧阳绪清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 《湖湘论坛》1994.4
3.吴素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的促进 《现代哲学》1994.2
4.马来平 市场经济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1996.2
5.方志军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 《南京师大学报》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