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瑞士《联邦报》报道,瑞士旅游市场大大拉动了酒店业务发展,2006年在瑞士酒店中住宿人次达3480万,同比增长5.8%,盈利创6年来新高。其中,外国游客在瑞士酒店住宿比上年增长7.2%,达1960万人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在瑞士酒店中住宿的中国游客达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在外国游客年增长率中增幅最大。
在瑞士,外国人留宿以及由此带来的住宿盈利主要依靠有星级的酒店。 尽管瑞士的酒店从5830家减少到了5662家,瑞士酒店协会按照新的标准只对2240家酒店进行了评定,比以前参加评定的多32家。在瑞士酒店协会最新评定的2240个酒店中,有:83家五星级酒店(比去年少3家),443家四星级(+4), 976家三星级(-36),301家二星级(-22),62家一星级(-7),166家无星级(包括汽车旅馆)(+24)。
1979年瑞士酒店协会在瑞士推出五星级酒店,这个系统被全世界所接受。
2004年秋,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对这个星级系统提出质疑,因为不适合他们拥有的小旅店。因此它推出了自己的、适合中小业主的“Hot-C-体系”,但是未能得到国际和瑞士以外国家的认可。瑞士酒店业协会(Hotellerie)决定,将要修改酒店分级制度:在五星级酒店之上,还要加上额外的“优质”称号。
2006年,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GastroSuisse),也第一次确立了自己的评定体系。在对星级分类作出第五次修改之后,旅店业从1979年开始遵从的简单的星级划分已经成为历史。瑞士酒店协会在高质量的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上,又加盖了“优质”的印章。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评定系统“Hot-C”。大部分小型旅店属于“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而非“瑞士酒店协会”。2007年,新的星级评定付诸实施之后,来瑞士的客人们将要面对两个酒店体系:星级和“Hot- C”。
2006年9月,瑞士酒店协会的主席Guglielmo L. Brentel在苏黎世表示,瑞士有两个评定体系,这是不必要的。最后还是要由市场决定,哪个体系可以获得承认。“就豪华酒店这个层面来说,瑞士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Brentel对swissinfo说。这样他就和属于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的小旅舍划清了界限。小的旅舍主要以餐饮盈利,而不是住宿。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不久前公布了自己等级评定的规范,这些业主们拒绝接受瑞士酒店协会改进的星级评定。对这些业主们来说,酒店星级的使用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瑞士饭店和酒店业主协会规定,用"C1"到"C5"来表示从简单旅店到豪华旅店的等级。测评以自我鉴定和两名全国性监督专家的意见为基准。与此相反,瑞士酒店协会的评定标准比较现代化,它侧重于酒店设施、装潢和所提供的服务。
2007年起,将要实施的新的酒店质量划分包括6项革新,考核内容包括:与国际性连锁、名牌酒店的融合,与消费者组织以及瑞士旅游业的合作,质量管理体系,服务速度,“秘密抽查(Mystery Checks)等。细菌测试秘密抽查的意思是“不作通知的检查”,在这里指由日内瓦物资检测、监督中心(Der Genfer Warenprüf- und Inspektionskonzern SGS)稽查员进行的检查。这些貌似顾客的检查员不仅考核服务质量,还会进行卫生监督。以细菌测试结果作为评定酒店等级的标准,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瑞士酒店协会在事后通知被检查的酒店,并帮助其改进。到现在,它已经安排进行了21次“秘密抽查”。结果表明,酒店在友好程度、质量和服务方面成绩显著,但在细菌卫生上还有待改进。
瑞士酒店老板以极低的价格吸引中国游客的到来,一间中等酒店房间加早餐只需17瑞士法郎。瑞士的中国游客数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6年在瑞士的中国游客将达到约30万人次。达沃斯旅游局局长要求瑞士旅游局出面干涉此事。瑞士旅游局发言人说:“过低的价格只能为瑞士酒店带来短期的帮助。”瑞士酒店协会发言人说:“各酒店可自行决定价位。”
瑞士一家公司将在高
瑞士共有旅游或酒店管理学校约30余所,均是按商业法注册的私立学校,只有洛桑旅馆学校和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得到始建于1882年的瑞士酒店协会的承认,两校在世界同类学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水平也属一流。其中,洛桑旅馆学校1998年被瑞士政府列入高等职业学院名册,承认为大学。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的学位也得到了其所在的瓦莱州政府的承认。此外,以上两校近年均被美国新英格兰学校及学院协会认可。
1893年,洛桑旅馆学校在莱蒙湖畔一家旅馆创立,成为世界上第一所以培养旅馆业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学校。1975年,学校迁至洛桑以北一个绿树环绕、依山傍湖的小镇,即现在的校址。1996年开设英语班,学校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可供就餐与实习的5个餐厅、9个厨房,近年新建了用高科技装备的视听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洛桑旅馆学校申请入学者除需具有中学毕业证书外,还需有在酒店或餐馆连续工作一年的证明(在申请人亲属开办的店实习及证明无效)。已有酒店或餐饮中专毕业证书者,一般不用再出具一年实践证明。学校还为只有普通中学毕业文凭的学生开办了为期20周的职业培训班。
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创办于1979年。1985年,学校的教学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两年后,新教学楼落成。除大小教室外,还有供学生实习与就餐的大小宴会厅、模拟咖啡厅和价值800万瑞士法郎的用于教学的全套先进厨房设备等。
在欧洲,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有一家名为“易航”(EasyJet)的廉价航空公司,然而一家名为“易旅”的旅馆在欧洲旅馆业市场的出现则是件新鲜事。尽管“易旅”刚刚问世,但它已经在欧洲同行业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在高收入高消费的欧洲大陆尤其是瑞士旅馆业市场经营如此廉价的旅馆还未曾有过先例。
斯塔利奥斯•哈吉•依安努,这位年仅34岁的希腊船王后代于1995年11月在伦敦注册创办了拥有19架波音737飞机,并被命名为“易航”的航空公司,从此,这家以橘黄色为标记的航空公司改变了传统的机票销售方式和渠道,甩开了旅行社订票系统,直接通过网络和电话直接售票或订票,旅客只需凭身份证件直接到机场办理登记手续,整个过程快捷便利,十分适合经常出门的旅客,而且由于免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使得机票价格非常低廉,一般仅为同一程普通机票的20%—30%。据“易航”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创办5年后就获得了525万多美元的市场纯利。目前,“易航”已在伦敦证交所顺利上市。
哈吉•依安努创办的“易航”集团从2005年8月开始涉足旅馆业,并在伦敦繁华的市中心肯辛顿区创办了第一家非常适合背包游客、预算不多的短期商务人员的廉价旅馆。
“易旅”开业一个月后就在瑞士北方城市巴塞尔创办了第二家廉价旅馆。这家“易旅”共设有24间面积在6—7平方米的客房,内设双人床,还有类似与飞机上一样大小的单独卫浴设施以及付费收看节目的电视,这可能是整个欧洲室内空间最小的旅馆。有的房间由于处在建筑物拐弯处甚至没有窗户,室内温度完全依赖中央空调。“易旅”每天的房价在27—45美元之间,与巴塞尔市区其他酒店上百甚至数百美元一天的房价相比,无疑是节俭旅行的最佳选择。此外,在“易旅”旅馆周围购物、就餐和娱乐都十分方便。同“易航”一样,在“易旅”住宿的一切预订手续也都是在网上完成的,所以旅馆用于接待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就被大大缩减了,记者在“易旅”仔细观察,看到旅馆内只有一位当班的服务员。据了解,自去年9月开业以来,巴塞尔“易旅”的住宿率高达95%左右,即使在旅游淡季,订房率也在85%以上。
“易航”集团自1995年创办后,还先后接连创办了汽车出租、在线购物、在线贷款、在线旅馆预订等6家分公司,所有企业均依靠互联网开展服务。哈吉•依安努通过网络开展航空业务取得成功后,使他成为网络经济的忠实追随者,相信利用互联网能够取得规模效应。哈吉•依安努认为,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网吧规模较小,而且计算机陈旧,上网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顾客需求。只有靠大规模投入,取得规模效应,才能达到低价上网的目标,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网吧,于是在2000年12月他又开设了全球最大的网吧“万事易公司”。
“易航”与“易旅”在欧洲航空业和旅馆服务业双双取得成功,给同行业带来很好的启示。瑞士的业内人士认为,任何类型的企业迟早会遇到其核心市场无法进一步增长的局面,尽管整个市场份额不再增长,甚至出现萎缩,但由于市场饱和后人们的需求却依然存在,于是就会出现多家企业在一个不再扩大的市场上争抢份额。按照常规,要摆脱市场饱和状态走出困境只有三种方法:一是主动出击,与对手展开激烈竞争,从而夺取市场份额,以此实现本企业的竞争型增长;二是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想方设法与其他企业实现兼并或收购,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实现理性型增长;三是通过改革创新的模式来实现企业新的增长方式,即找到一条突破市场僵局的出路,利用胜人一筹的战略思维和市场竞争技巧,为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开创新的市场领域,“易航”和“易旅”取得的成功就是这种方式的证明。
2006年中国人在瑞士旅店中的留宿人数可能达到12万,比2005年增加20%以上。在未来几年中,预计还将会以每年25%的速度继续增长。在世界各国来瑞旅游的人流中,2006年增长最快的国家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和西班牙。由于中国游客需要单独签证,所以旅游者绝对人数不算高,但是增速惊人。海湾国家、中国和俄罗斯的客人每日消费额最高,平均每日430~520瑞郎(1瑞士法郎合6.4元人民币)。
瑞士一些旅馆为中国游客提供极其优惠的房间。在一些旅游胜地,尤其是因特拉根和卢塞恩等地,个别中档宾馆为中国旅行社提供极其低廉的价格,一个房间的价格只有40、30、25甚至17瑞郎,这在瑞士就是“赔本买卖”。低廉的价格还包括早餐,而且不仅适用于旅游淡季,甚至全年有效。据瑞士旅馆信贷计算,如果一个普通宾馆以一般的质量提供的房间只收40瑞郎的话,结果一定会入不敷出。其他旅游业人士对这一廉价措施十分不满,已经向瑞士旅游局提出申诉。瑞士旅游局认为低价并非长久之计,营机构的经济措施不予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