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年智业·中国 董事长 黄泰元
作者网站:www.bbmc100.com
林毅夫先生已经于今年5月底走马上任,成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先生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可以预见,他对世行的政策走向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林毅夫先生的中国经验能否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打开一扇如同中国雄起一样的繁荣远景? 相信这既是世行对林毅夫先生的期望,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共同的期望。
我与林毅夫先生结识于1999年,和他有一段很深的渊源,当时我和我的台湾朋友帮他圆了一场 “红楼梦”。这要从“宝剑赠英雄”的故事说起。
“宝剑赠英雄”的故事
林毅夫先生创办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座落在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畔,但93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初, 办公环境非常简陋。用林毅夫先生的话说: “6个老师3个行政人员挤在两间半阴暗的房间里办公,就连个登子都要看没人坐的时候拿过来坐一会儿。”
随着中心各项研究工作不断展开,人员不断增加,办公场所又一次感到紧张。林毅夫先生的心中一直梦想在这片昔日的皇家园林上扩建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建筑,做为新的学术和科研的办公场所,让中心的教职员有更好的环境工作,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回国奉献。按照林毅夫先生的想法,中心设计制作了一个庭院式古建筑群的模型。由于这栋建筑的主色调是红色,因此林毅夫先生戏称它为“红楼”。
要想把这个“红楼”模型变成真正的建筑,需要资金高达200万美元。因此,林毅夫先生当时逢人就笑说这只是他的“红楼梦”,模型只是为了“望梅止渴”。
1999年,我与台湾企业家万众先生到北大来拜访同为台湾老乡的林毅夫先生。我眼中的林毅夫先生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具的人,而且思维非常活跃。当时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已经有致福轩这个三进的四合院. 在致福轩的一个角落,我们看到了现在叫“万众院”,时叫“朗润院”的扩建模型,样子就像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只是一个模型,模型上蒙上了薄薄的一层灰。
林毅夫先生手指着模型向我们介绍他的“红楼梦”,他说因为中心是要继续发展的,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把这个模型建筑起来,变成现实,孕育出更有灵感的能够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我身旁的万众先生当时听了之后非常感动,说了一句话:”毅夫兄,让我来帮助你实现这个梦吧!”
因此林毅夫先生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有梦想的人,但是觉得自己又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能把梦想变成一个现实.
万众先生称此次捐赠只是“宝剑赠英雄”。他说,对他而言,这200万美元像是一把宝剑,他当然可以再拿去买一栋豪宅或一艘游艇,但与其把宝剑挂在自己的豪宅中孤芳自赏,不如把它赠给真正的英雄,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些。
就这样,由万众先生捐资200万美元兴建的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新楼——“万众苑”历经两年的时间终于在21世纪的第一个秋天建成。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特色,全部采用中国古典庭院式宝顶建筑。朱门灰瓦,层层叠叠,与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建筑浑然一体。可谓美仑美奂。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孟戴尔教授说:这是我所见过全世界最漂亮的经济研究中心。
楼盖好后,林毅夫先生希望在开幕日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活动的目标是建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为"培养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摇篮"的形象,把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成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品牌,巩固其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
由于希望把这个活动办成国际级的盛会,在林毅夫先生恳切的委托下,我受命为总策划,可以说,活动未来的成败全系在我身上了。
"集众人之智,让中国腾飞"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团队,我钦点了六位总监分别帮我执行不同工作:
1. 签到总监:负责来宾从进入北京大学门口开始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一段路的沿途引道(北京大学校区很大,很容易迷路)、来宾签到、配胸花、领位入座等工作.
2.落成典礼总监:负责红楼落成启用典礼的仪式、舞台搭建、音响效果等工作.
3.晚宴总监:负责15 日晚上在红楼举行的盛大晚晏,包含餐饮安排、夜间灯光、
音响控制、会场布置、伴奏乐团、司仪、餐饮服务人员及礼仪培训等工作.
4.摄影总监:安排三部专叶业摄影机及高角度升降机, 负责活动的全程摄影工作
5.会议总监:负责活动中三场会议的安排,含会场布置、会议数据、音视频、茶歇
等工作.
6.设计总监:负责活动中的整体形象设计.
我所调动的工作人数有110人,加上北大参与劳动的30名研究生,共达140人.
我台北总部的艺术总监SUYI小姐,是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的设计硕士,我
任命她为设计总监,负责为这个活动设计VI识别系统.
我要求这套系统的LOGO(标志)必须传达出林毅夫希望让"中国经济腾飞"的理想,要把这个抽象的理念形象化;
另外,由于在2天1夜的活动中安排了3场企业家座谈会,邀请了包括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华网(CHINA.COM)主席钱果丰、香港阳光文化主席杨澜、李宁体育用品董事长李宁……等近50名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出席,共同探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经过我冥思苦想,最后灵光一闪,提炼出会议的总主题: "集众人之智,让中国腾飞".
为了让与会的嘉宾感觉到这是一场不同以往的盛会,除了常见的邀请卡之外,我们还特别设计出一种"欢迎卡",目的在让出席的嘉宾一进入会场就看到一张雅致的欢迎卡已在桌上等着他,让他有受到礼遇,倍受尊重的感觉.
在欢迎卡中,我们还夹了一张"出席名人录",目的在让出席的嘉宾互相认识.我们甚至还设计了贴心的"谢卡",准备在活动结束后寄给出席的嘉宾.
晚宴策划:重现红楼梦“十二金钗”
为了达到最好的学术公关及媒体宣传效果,在我把这次活动办成一个国际级的盛会,因此,第二天晚上的一场晚晏也是一场重头戏.
为了凸显国际化的形象,我大胆采用美国白宫户外晚晏的型式,不仅提供西式餐点,而且完全不设桌椅,也就是说,来宾要自己端盘子,自己取食物,然后站着吃!这个大胆的做法不仅当时国内少见,在北京大学更是空前创举,弄不好可能会被客人骂惨,但我考虑到出席的来宾都是国内顶尖的企业家,都有一定的社交品味,何况大多数已是国际人;加上我们贴心的在会场安排了十多位餐饮服务人员偷偷为"不习惯站立"的来宾主动提供服务,因此我们极有信心(事后证明是十分成功的)
另外,酒水当然不是传统的啤酒及白酒,而是采用红葡萄及白葡萄酒.
在现场音乐的安排,我请来中央乐团15人的爵士乐团及管弦乐团, 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演奏现代乐章,我要营造出温馨、动人、中西合璧的氛围.
最后,由于整栋建筑是红色的建筑院落,这是林毅夫"红楼梦"的实现,为了增强晚晏的气氛,我又让晚宴总监安排了十二位平均身高
落成典礼策划:制造惊喜效果
其中的高潮当然是"揭碑启用"仪式,我们决定制造出特别的效果,让来宾有"惊喜"的感觉,为了达到惊喜的效果,我们决定采用"揭碑机关",也就是在讲台上设一个机关,当揭幕人在讲台上手持小红锤砸下,碑身的红布就会被预先藏好的强力干冰吹起,露出石碑真面目,石碑的后方又有二束色彩缤纷的彩带射向空中…
活动第1天:冠盖云集
当天的“万众苑”冠盖云集,包括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华网主席钱果丰、香港阳光文化网络电视公司主席杨澜、新浪网联席会议主席吴征、万通集团董事局董事长冯伦、李宁体育用品集团董事长李宁、中国网联通信总裁田溯宇、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东盛集团总经理用郭家学、北大方正数码有限公司总裁李汉生、丰佳国际集团总裁耿健等中国最顶尖在企业家都出席了这场世纪盛会,海外代表还有第一联邦金融控股集团白嘉辉先生、张圣彬先生、余耀堂博士、以及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等。贵宾们都纷纷发言,他们对万众先生赞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万义举感到敬佩,并对新落成的“万众苑”建筑群赞不绝口。
红楼之夜
下午6点,会议结束, 企业家们纷纷走出会议室来到红楼主院,也就是晚宴的主会场,一眼就看到我们早已精心布置好的表演舞台、15人的爵士乐团、令人垂涎的西式菜肴、专业的摄影机及升降设备、列队迎宾的12金钗、以及把整栋红楼照射得金碧辉煌的灯光……
晚晏的主持人是掌握气氛的灵魂人物,我本来已经找了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来主持,但为了全盘掌握晚晏的气氛,我的六位总监一致推举由我亲自主持,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我只好又亲自上场.
当天我的主持是这么开场的:
“尊贵的各位嘉宾:
晚上好!
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中赏脸光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所举办的这场盛会,在场的各位都是中国企业界的精英,大家也许早已熟识,或是初次见面,但我们就是希望可以制造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样的聚会,加深大家彼此之间的交流,这也算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所做出的一点点贡献.
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在今晚,放松你们平日日理万机的心情,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红楼之夜"
另外,今晚我们特别安排西式的餐饮型式来招待各位,而且不设座位,目的在让大家"多走动、多交流、同时也多吃一点"
现在,我宣布晚宴正式开始!”
晚晏一开始,在广达6000平米、古色古香的红楼建筑中, 投射着我们请专
业灯光师精心设计的灯光,飘扬着醉人的音乐,加上精致的美食、醉人的红酒,及高规格的礼仪服务,企业家们很自然的放松心情来回穿梭走动,享受美食、把酒言欢…….整个户外晚宴的会场洋溢着一种动人的美,一种沉静、典雅而激动人心的氛围,让人流连.
晚宴举行二个多小时后,我看看表已八时四十分,当我按照原定计划上台宣
告晚宴即将结束之际,没想到,林毅夫先生很兴奋的告诉我说大家兴致正浓,希望延长20分钟再结束.
二十分钟后,当我又准备上台做结束时, 林毅夫先生又告诉我:再延长一点时间吧…最后真正结束晚晏已是9点30分.
送客时,我请十二金钗沿着红地毯排成左右二列,并主持结语: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今晚的光临,祝愿各位嘉宾今晚有个好梦,也祝愿各位嘉宾都能像林毅夫主任一样,圆一场美丽的红楼梦………最后,请各位嘉宾在十二金钗的护送下慢慢离开会场,谢谢大家,晚安!”
十月的北京入秋了,天色有点凉,但走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活动第2天:惊呼与掌声!
当天活动的高潮是红楼的落成启用典礼.一般传统的揭碑式仪都是在碑上盖上红布,然后掀起红布就算仪式完成,我为了让出席来宾有惊喜、难忘的感觉,采用了精心特制的"揭碑机关".
落成庆典的会场人数近四百人,把“万众楼”广场挤得水泄不通。除了前一天出席会议的企业家之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北大校长许智宏、以及季羡林先生都出现在揭幕庆典的主席台上,特别一提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孟戴尔先生,也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万众苑的落成典礼。
仪式开始,揭幕人(林毅夫与万众)一同走到台前,揭碑的木锤在清脆的声音中落下,纪念石碑落出了真正面目。这座高
落成典礼在一片惊呼声与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这次庆典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在新建成的“万众楼”举办纪念严复先生翻译〈国富论〉100周年经济学讲座,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特·孟戴尔教授发表了重要的演讲。此次讲座标志着“万众苑”正式投入使用。
林毅夫先生的下一个“红楼梦”
“万众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明显提高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硬件水平,为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结束后,海内、外媒体纷纷从不同角度报导了这个活动, 这些媒体的光环效应,充份证实这一活动的成功,不仅让与会400多名海内外企业家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北京大学的品牌美誉度上升到新的台阶。而最深远的影响是,借着这次活动,成功的向世界媒体发出一个信息:"中国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成为培养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摇篮"。
七年后的今天,当我再转身回顾这段往事时,心理依然很欣慰,因为这个“红楼梦”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世界学术界的领先地位。这使得林毅夫先生做为第一位来自中国,也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成为让中国人都骄傲的事实。
林毅夫先生说过他的下一个“红楼梦”是“诺贝尔之梦”, 希望看到中国人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让我们与他共同期待、共同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