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暨“世界警察”国之一
一、罗斯福首先提出的“四警察”思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罗斯福设计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区性的。这一建议得到丘吉尔和斯大林一致同意。
12月24日,罗斯福再次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
二、中国是如何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暨“世界警察”国之一
罗斯福认为,未来的联合国组织应由三个层次的机构组成:
最低一级为全体大会,由当时大约35个反法西斯国家成员国组成。这个机构定期在不同的地方开会,每个国家都有权平等地发表意见,并向一个较小的机构提出建议。
中间一个层次是执行委员会,参加者为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再加上两个欧洲国家、一个南美洲国家、一个近东国家、一个远东国家和一个英帝国(后改为英联邦)自治领,总共10到11个国家。这个机构有权处理一切军事以外的问题,它所作出的决议对各有关国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最高一级为“四警察”机构,由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组成,这个机构将有权快速处理任何对和平构成威胁的事件和突发事变。
三、苏联企图阻止中国成为“世界警察”国的意图 未能如愿
斯大林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国、苏联、英国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时,当美国国务卿赫尔(即在虎虎虎影片中怒斥日本政府是其从未见过的虚伪丑恶政府的那位白头发老头)提出把审议《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列入会议议程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按斯大林的指示提出异议。
苏方排斥中国的理由,竟然是中国代表缺席会议。赫尔却坚持中国作为宣言的共同发起国,甚至表示,若苏联阻扰中国加入,美国将不惜以会议达不成协议为代价。最后苏联妥协,答应把中国的地位问题留待以后讨论。
斯大林之后提出的替代方案是:组建两个组织,一个是欧洲组织,由美国、英国、苏联,可能再有另一个欧洲国家参加;另一个是远东组织或者世界组织,或者是一个欧洲组织加一个远东组织,或者是一个欧洲组织加一个世界组织。方案很周密,言词很委婉,最终目的是不让中国进入“世界警察”的行列。英国也主张由“三警察”而不是“四警察”统治世界。
罗斯福与赫尔坚持,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盟国必须成为四警察国之一。罗斯福在多种场合表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罗斯福与赫尔一致表示,美国不是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还很弱,但美国想到更远的将来,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世界4亿人口的大国,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罗斯福坚持:“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
鉴于美国政府在反“德日意”法西斯联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罗斯福与赫尔始终坚持,最终使得斯大林与丘吉尔妥协让步,同意中国进入“世界警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