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后,万通抗震救灾!
淡水
5月12日上午,万通公益基金会的首次理事会闭幕了,基金会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始运行,按照理事会确认的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宗旨实施计划。然而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大地突然震颤,三分钟后,冯仑给秘书长高中先生打来电话,经过沟通,两人提请理事会拨款抗震救灾!
原则上这是一个意外,在我们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都没有救灾这一项。但是我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使命!
由于刚刚开完理事会,就紧急启动了“凝聚力量
抗震救灾”紧急救援行动,只能以电邮和短信的方式向各位理事申请,很快得到了一致认同,并打算在秘书长的带领下亲赴一线。5月19号,资金一到位,救灾队像在弦的箭一样冲向灾区。
前期的应急救灾以提供饮用水、帐蓬、应急灯为主,中期救灾不忘节能,在简易板房里安装节能灯,后期冷静思索灾后重建我们能做些什么?经几次紧急会议之后,初步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是孤儿院前期筹建计划。后期基金会将追加1000万到新孤儿院的建设中,并以寻找合作伙伴的形式扩大项目投入。新的孤儿院将由美国或国际著名专业人士做设计,并融入万通集团的专业建造技术,及公益基金会的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为一体。规模希望是300-500人,同时也想接受一些孤老-地震中失去孩子的老年人,相依为命是很好的心理互助爱心转移模式。
二是以话剧义演的形式进行儿童心理救助——资助动动工作室蓝天剧场全面执行并预计将持续5—8年时间。动动剧团已经在震区向3200名少年儿童演出,其中的轰动、志愿者带来的感动远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
我们的救灾队至今前后已经去了四个批次,并分别邀请了万通地产和万通实业的志愿者参加救灾行动。目前为此已经有1300余志愿者报名希望能够参与救灾。我们可以做的是积极做好规划与安排,并在末来的时间里使志愿者逐一参与到救灾项目中。
5•12地震后,万通公益基金会正式运行了。尽管刚刚起步,有很多不足,但我们成长着,并积累着新的经验。
万通志愿者:经历救灾
5月19日晚•不眠之夜
自19日10:10电台开始滚动播出“19日至20日有可能发生6-7级地震”政府公告后,成都街上迅速被出城避难的汽车摩托车赛满。马路两边布满了人,打满了地铺,电话路线也一时堵塞,很多人急于给朋友,亲人打电话,但只是一阵忙音。我们也背着行囊走在马路上,经对地形、大楼等考察后我们选择了一个较为空旷公园处,公园里可以点茶点,小吃,一桌桌麻将已经摆上。当与几个伙伴再提起当天的5•12地震,同行的丁科长说:当时他们正在去行开会的路上,电梯刚上至13层,开始剧烈摇晃,他们以为是超载,当时电梯就从13层掉到了12层门开了,人们出来了才发现是地震了。于是,匆忙从楼梯间下楼,边跑边看到身边的墙在开裂。跑到楼下,看到大楼都在晃,摆幅都达到了一米多。这一晚是成都的不眠之夜,夜深人静之时,看到的是不一的睡姿,听到的是不息的搓麻声。
(万通公益基金会焦志敏)
5月20日晚•民间组织在行动
小雨。尽管政府一再说明,成都不是余震区,但整个城都市依然处到紧张时期,大多商店均已关门,户外产品再次脱销,户外店大多关门,只有两家未关,门前排着百米长队,基本不问价格一律抢购。中午的人民广场已聚满了人,大家摇着手中纸做的小国旗一直不停的高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14:28分,防空警报响起时,诺大的广场顿时安静了下来—默哀3分钟……之后,一支队伍喊着四川方言“汶川,雄起”的口号游行而过。
下午,我来到了5•12
民间组织救助服务中心,面临巨大灾难,民间组织又可以做些什么呢?5•13日由全国多家民间组织共同组成,以提供物资供需服务,有志愿者在前线反馈需求,中心组织物资运送,中心并没有太大的物资量,但是很贴心,运送的都是前线最需求的物资,大至帐篷,小至内衣等。
万通公益基金会作为了一个专业的绿色环保公益组织,肩负使命至蜀。根据我们的专业资源与特色,及抗震救灾的阶段需求,我们在第一期开展以应急照明,饮用水,帐篷为主的捐赠。
(万通公益基金会焦志敏)
5月23日•都江堰的警察们
这是在成都去往都江堰的高速公路上,有很多警察在维持秩序。受灾之后的都江堰,你会看到更多的公路巡警和交通警察。但是,在我们经历多次问路之后,发现,我们所碰到的警察几乎没有都江堰市本地的警察,大多都是成都和附近未受灾地区过来的外援。
(万通公益基金会冯金磊)
5月25日•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条路现在被阻了,山体滑坡,碎石完全堵住了通道。24日下午的时候,我曾路过这里,同样的车,同样的目的地,昨天还是畅通的。这几天一直在下雨,我不晓得这些碎石何时落下,但是,我明白,我是幸运的。
5月26日•女儿没了,希望……
从聚源中学出来,大家心情沉重,各自默默地看着车窗外。车刚拐了一个弯,看到了一间几乎是全镇最破的房子,门前摆着两个特别大的花圈,中间放着一张两个小姑娘的照片,看起来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是双胞胎,很漂亮。
忍不住下车,见到了孩子的爸爸妈妈,一看就是很朴实的家庭。孩子妈妈眼睛直直的看着相片跟我们说,两个孩子在聚源中学念初三,地震的时候都在教室里上课,全都遇难了!她家在镇上算是最破的,但这对女儿聪明孝顺,学习成绩特别好,在镇里很有名,镇上的人都很羡慕。孩子的爸爸是建筑工人,为了能让双胞胎上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地打工挣钱(孩子出事时他还在上海),一年只能春节回家团圆二十天。孩子小,每次刚回来孩子们都觉得陌生,每次刚跟孩子熟悉了就又要走了。孩子的爸爸56岁了,一对女儿没了,希望……
(万通公益基金会志愿者李檬)
5月25日•难舍家园
这是在都江堰的路上,车上人们难掩凄凉之情。无可奈何,只能暂时撤离。
5月26日•万通的救灾手电
看到万通公益基金会带来的赈灾用品,大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万通公益基金会赈灾不忘大义,以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支持灾区重建。其中照明和收音一体机得到大家的好评,这个器物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收听广播,而且是使用手摇机械式充电方式。“这是我这两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一位腼腆的中年男子也禁不住赞不绝口了。
(万通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张志喜)
5月26日•玉垒中学成了避难所
玉垒中学开阔的操场,成了校工和周边居民难得的避难所。操场上有各式的救灾帐篷,既有灾民自己用各种塑料布临时搭建的小窝棚,也有印着“救灾”字样的民政部救灾帐篷,当然还有我们万通公益基金会及时赠送并搭建的80顶大帐篷。接受的老师很高兴,“每个帐篷可以住进去10多个学生了”。28日一早,高中秘书长给大家转发了一则手机短信,让我们甚是欣慰。“谢谢你们的救助,现在我们正组织全校师生搭建帐篷,马上要下雨了,你们给我们送来的帐篷能为我们遮挡风雨,让我们感到安全,我们谢谢你们了,祝好人一生平安!玉垒彭冰”
(万通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张志喜)
5月26日•震区生活有序
成都人的后山(青城山)这次破损特别严重。帐篷在救灾初期就尤显珍贵,通常一个稍大一些的帐篷中住上四五户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家一张床,床下是从废墟中刨出来的衣物等生活用品。床成了一家人惟一的栖身之所。灾区的生活还是井然有序的,公安机关在非常时期更显价值。在救灾帐篷外面,张贴着派出所张贴的“民警温馨提示”,“治安要情”、“典型案例”和“便民指南”,看了让人很安心。
(万通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张志喜)
5月26日•青城山古镇受灾严重
青城山下的泰安古镇,受灾特别严重。砖混结构的旧式建筑,在8级地震下损毁得很彻底,所幸鲜有人员伤亡。同行的志愿者成都交大万通的同事说,古镇是成都人消夏的圣地,在灾前的周末,街上的人熙熙攘攘的,行走都很困难。泰安古镇的石刻牌楼,在一片倒塌的废墟中尤显威仪。奇怪,只有四个成排的柱子支撑牌楼立在马路中间,而它却能得以保全,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的民宅却倒塌的很是壮观。
(万通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张志喜)
6月1日•佛说,福报
高中没有遵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他前往灾区前,98岁老母亲正在发高烧。对于老年人而言,任何小病都会导致严重后果,然而,想到灾区的百万家庭,他毅然前往,只是不断短信往来,问候母亲。14天后,回到家中,高中惊喜地发现老妈妈不治自愈,精神抖擞,倾听地震消息。听到此事,信佛者皆云:行善,福报也!
图中的大头娃娃已经送到了孤儿手中。
(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高中)
6月4日•搜孤救孤
大熊猫保护区的卧龙是世人关注不够的重灾区,在震中。当地5名无依无靠的孤儿急需更换环境。而当地交通不便,往常一百公里山路,如今必须绕道夹金山,四姑娘山700公里路段,山石滚落司空见惯。我们带着大米,食用油,准备接回来孤儿,在北京办一个夏令营,让孩子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