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莞市的”禁人”工作


浅谈东莞市的禁人工作

 

零八年东莞市出台了关于《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提出,要发挥产业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引导和配置功能,通过推进三高一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序退出,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用工数,带动低素质劳动人口向外转移。

这是东莞市从"四清理,五整治","禁摩,禁电",终于将禁人工作提上日程。真是人档杀人,佛挡杀佛,颇有英雄气概。

个人认为东莞市政府在这次禁人工作中范了3个错误:

1.        职能错误

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是服务,四川地震中温总理说过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看着办。“政府作为一个非生产性机构本身不能创造价值,靠什么存在?靠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履行社会服务的一系列职能。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政府的职能更应该是侧重于服务,而不是利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规律。其实随着东莞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低附加值工厂外迁,留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比例会大幅度上升。当然随着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往外搬,很多的员工也会相应的往外迁移,所以说人口往外迁移这应该是个必然的市场调控规律,而不是靠政府采用行政手段野蛮的干涉。同时这也会损坏政府的形象,伤害外来工的感情。很多外来工把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奉献在这篇土地上,东莞的经济能有今天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在需要外来劳工时亲切地称之为新莞人,不需要了时就变成了低素质人口,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东莞市政府这样做很不明智,明知道是一个市场必然还去扮黑脸,真的是很愚蠢。

2.        混淆了低收入与低素质两个名词的含义

不可否认知识水平高些,收入就会高些,但素质真的是跟知识水平,收入水平有关吗?这我就不敢苟同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社会一路过来,通过看到的人以及见到的事,所以对素质这个词理解就比较深了。首先在学校成绩差就不代表素质低,高分低能的比比皆是,这个是社会都承认了的,所以有后面的素质教育出台。同时低收入不代表就是低素质,在中国收入低有很多的社会因素,有的是家里穷从小没条件学习,有的是家里条件不富裕没有原始资金,有的是能力欠佳等等。高学历者中不缺那种谦谦君子,衣冠禽兽,同时也有那么一些暴发户,吃喝嫖赌养二奶等等估计也没人说他们是高素质。我想一个城市是否成功,不完全取决她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她是否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月自然的和谐。

3.        处理矛盾的方法有误

处理矛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砍脚,从"禁摩,禁电",到禁人就可以看出市政府在处理方法上的野蛮与狭隘。这就要求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考虑问题要有全局思想,要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构建和谐城市。

拭目以待,东莞市政府的“禁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