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吴晓林:拿什么拯救你,开会打瞌睡的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与会睡觉、迟到、缺席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关于人大代表代表谁的问题也逐渐发酵。414,中国新闻网再次以“深圳两会人大代表埋头读报 四个代表团中途散场”为题,聚焦了这个问题,报道说:“一些积极的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多的达到40多条,而个别人大代表所提交的仅有的几条建议,还都是只有几百字的寥寥数言”,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某会场“共有17名代表,有8位代表桌面上放着报纸,还有两位在其他代表发言期间正在翻阅报纸”,“会议不到1小时有4代表团散场”。(参见《“深圳两会人大代表埋头读报 四个代表团中途散场”》,中国新闻网,414

 

这实在是闹场!他们精神缺席,在“两会”这个举国或举地区最重大的政治场合,“政治家”们却在读报和睡觉;他们人格稀释,在别的代表发言的时候,有的代表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他们责任缺位,人在两会心在会外,肉体在场,义务缺场;最终导致人民权利梗塞、利益堵截。然而这些都确确实实地发生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发生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两会”。事实既成,无人追究,又屡见不鲜。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代表究竟代表着谁?连起码的尊重都不肯“施舍”给别人的人还怎么配当人大代表?连基本的议题都缺乏兴趣,他还有什么资格充当代表?甚至连基本的“利益秀场”意识都没有,他们还怎么有关怀人民疾苦的“闲心”?

 

“两会”不仅仅是政治程序,不是各路精英和明星集会的高级会所,它更是人大代表集民意、争民益的政治活动场;“两会”不仅仅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的集合时段,更是人民意愿途径人大代表注入政治决策场的黄金期;两会不仅仅是人民代表的出场秀,更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利益定期集中表达;不是人大代表应付了事的身外事,却是代理人民利益促使人民权利制度化实现的主渠道。人大代表就这样抹去了“人民”这样神圣的外衣,赤裸裸地作为“代表”出席“两会”,既糟蹋着“两会”的严肃性和政治性,又折磨了自己“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角色良心,更剥夺了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行使权利的意志。这样的人民代表,我们不要也罢。

 

“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这样的闹场出现,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本意,更不是人民群众的本意。其存在的力场,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本身,而是人民作为国家主体的监督地位没有明确、人民代表作为公意代理人的选拔程序没有严肃化所致。真正的人民代表不是上级意志导引下的“荣誉馈赠”,而是草根利益指向的“权利表达”。我们期待人民代表真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执群众之言,争群众之益。这样的日子不要太远。(发表于红网《红辣椒评论》4月16日 http://hlj.rednet.cn/c/2008/04/16/1484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