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父,偏居小城的我,在儿女身上感觉总有操不完的心,而且是情不自禁的操心:嗷嗷待哺,蹒跚学步,幼学启蒙,中学历练,大学飞腾,就业压力,婚嫁随缘,呵呵,没完没了。那天在北京开会之后游览天坛公园,亲眼领略了北京人的恬淡与达观,觉得自己真的有些“小家子气”呢。于是就想起来“牛吃豆,鸭吃谷,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福”,还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俗语。于是,心境就一下子开怀了。
可是,就在自己为自己能够“茅塞顿开”而庆幸不已的时候,不知不觉走近了一个圈子:天坛中心几棵大树下,大约有成百的中老年男女聚在那里,一个个悠闲得很悠闲的样子,溜溜达达,交头接耳,在做什么游戏啊?就留心做了观察,发现他们身边的水泥台上或者是手中,大都有一张硬强的纸板,上面写着不同笔迹的字体,内容竟然是证婚交友启事!再细细观察,发现有男友女,大都是28岁左右甚至更大一些的年龄的青年男女,大专的,大本的,未婚的,离异的,在岗的,待业的,都有自己的择偶条件爱下面写得详详细细。看不懂的,还可以招呼一下,马上就有人过来和你沟通:男孩女孩?什么条件?等等。我明白了,这是北京青年的父母们在越俎代庖,为自己儿女征婚择偶呢!
我看到一个条件较好的男孩。要求条件是北京户口有工作的大学女孩,身高170左右。我就问了一句:谁家的帅哥?来了一个中年男人,有些天津人的厚朴,却说这地道的京味儿:我家的。我说,女孩身高174。话未说完,人家就说了:不行,太高了。转脸就走。我也转脸了,心想北京人真牛气!转心又想了,就你这挑剔劲儿,打光棍儿去吧。还在这儿瞎操心,还不知你儿子知不知道呢。再想想,也是啊,这么多人怎么都这样喜欢为儿女越俎代庖呢?操了心,费了神,儿女肯定还不开心,到底图个啥啊?想来想去,还是归结到那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等偏居小城的父母是这样;皇城根儿的北京人也不能免俗。这就是中国人的相通之处。我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传统,根深蒂固扎在骨肉里。既然不能免俗,那就实实在在地俗下去,“俯首甘为孺子牛”啦!至于儿女们如何领教,那是他们的自由,身为父母者,只管尽心,别无他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