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通过长期实践给我们总结了价值投资组合、三重运动原理、相互验证原则这三个具有深刻哲学性的思想方法。投资者可以利用资金优势、研究优势、周密的计划和强执行力以及组织机构内部相互互补、相互制约的机质,在道氏理论的指引下,站在理论的高度、用智慧的眼光在期货市场中大放异彩。
第一部分“道氏版”的道氏理论
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美国学习投资理论,但是,却有一位100多年前的美国人无形当中在指导着全世界的投资活动,他就是道氏理论的先驱——道氏(查尔斯·亨利·道)。同样,道氏所指出的理论核心也没有直接教我们具体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方法,而是指出了股票市场中的哲学思想,站在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
一、价值投资
道氏提出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是进行价值投资组合。价值分析的思想对于期货市场的投资也有重要作用。相对来说,笔者真正大规模参与的是期货市场。依据笔者的经验,技术分析对期货价格分析的意义更大。但笔者时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铝价为什么永远赶不上铜价,铜、铝价格之所以不能握手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价值存在巨大的差异。白银价格为什么永远赶不上黄金的价格?那也是因为它们的价值不同。因此低价绩差股的价格永远赶不上蓝筹绩优股的价格。黄金之所以是技术分析性最强的期货品种,则是因为它既具有一般商品的性质,更具有货币的金融特性,也就是具有巨大的价值。因此,拥有巨大的价值才是长期投资的基础。
二、三重运动原理
三重运动原理是道氏提出的第二个核心思想,也是道氏理论核心的核心。
所谓三重运动原理就是由基本运动、次级运动、日常波动三者叠加构成股市的运动总趋势。日常波动最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大众情绪对日常波动影响极大,因此市场表现为很强的随机性;次级运动受重大基本因素和机构投资者有计划地操作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市场表现为带有很强的欺骗性;基本运动体现出股票市场自身很强的规律性,但市场表现为深藏不露,难以直接看清楚。
由于基本运动的深藏不露,使其很强的规律性很难一目了然,而日常波动通常的感觉是不痛不痒,我们所能强烈感受到刺激的是次级运动。所以,道氏试图以具有一定规律而且清晰可见的次级运动来表现基本运动的规律。
三、相互验证原则
相互验证原则是道氏理论的第三个核心思想。两种平均指数能够相互验证,在任何一次基本运动甚至次级运动中,二者都能保持一致。这是被证明在道氏理论中最为正确的思想,但遗憾的是这一思想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相互验证原则为我们横向鉴别市场提供了思想方法,并发展出来许多横向鉴别市场的工具,进而形成一系列横向鉴别市场的系统。这样横向鉴别市场的系统和纵向鉴别市场的系统构成一个平面鉴别系统。平面鉴别系统就相当于一个直角坐标系,纵向坐标系是纵轴,横向坐标系是横轴。在道氏理论确立的平面鉴别系统的帮助下,我们就可以利用技术分析预测市场了。
第二部分道氏理论对期货市场的指导意义
一、在成熟的市场选择有价值的品种进行投资
道氏建立指数的意图之一是建立价值投资组合的思想,这一点至今没被人们广泛认知。道·琼斯指数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时必须对有价值的股票投资,同样,在期货市场投资时也要在规范的市场进行对成熟的大品种中进行投资,因为成熟的大品种相对价值比较确定。
其实,真正成熟的期货品种都有巨大的价值。金融期货自不用说,黄金期货、基本金属等期货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其原因就是由于它们具有巨大的内在价值。我们可以从黄金期货和伦敦期铜的走势图上看,它们远比农产品期货走势流畅得多。规范的期货市场和成熟的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成熟理性的期货市场就不可能做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
实际上,所谓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在本质上是发现商品的内在价值,只有在期货价格对与商品价值有意义的情况下,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才有意义,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才能发挥作用。
二、杠杆问题
期货市场的杠杆本来是方便于套期保值的,因为合理的杠杆可以充分利用资金。但也正是由于杠杆的作用使得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提高了,特别是由于期货交易是双向主动交易,再加上较大的风险账户的止损行为,将使得短期内的市场投机行为更大,这反而不利于套期保值的操作。
通过研究道氏理论可以使我们清楚,日常波动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期货市场的杠杆作用注定了持有头寸的多少(杠杆的大小)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即使你在把握基本运动上没有出问题,仍然有可能赔钱,因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太少(杠杆过大),价格朝不利的方向变化即使不算太大,投资者也可能被扫地出门。因此,为了真正把握基本运动,理性的投资者必须将杠杆降到最小,甚至没有杠杆,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期货当作现货来做,甚至可以将期货理解为可以做空的股票进行操作。
对于套期保值的机构来说,尽管在理论上,期货的头寸的亏损可以由现货的赢利来弥补,好象杠杆的作用对套期保值者并没有风险。但是实际上,现货赢利的兑现需要时间,而期货账户的风险必须立即处理,刻不容缓,否则将会被强行平仓。因此,在杠杆过大的作用下,一旦资金供应不上,套期保值的期货头寸非常容易出现穿仓的风险。
三、套期保值问题
道氏理论的相互验证原则在期货市场上的应用是最好的,以至于相互验证发展到了趋同性,也就是期货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这也是套期保值的基础。
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认为,套期保值是期货与现货之间品种相同、数量相同、同时操作、方向相反的操作。理论基础是期货与现货之间有很强的趋同性,因此期货赢利与现货亏损以及期货亏损与现货赢利可以相互弥补,从而达到锁定利润或规避风险的目的。
尽管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但是当今的期货市场已经独立形成了一个体系,由于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的非理性成分多,使得期货市场价格短期的波动大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完全照搬传统理论进行保值不可行。具体表现于:尽管从长期的行情看,期、现货之间存在非常好的趋同性,但是在短期内的基差也有可能非常大。
尽管期、现货的长期基差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短期的基差变化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期货价与现货价、期货的现货合约的交割价与真正的现货市场的现货价总体方向的一致,但还是有一定的出入。利用同一商品的期、现货价格的关系,不同商品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验证,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分析市场。而在短期内期、现货市场趋同性暂时失去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套期保值,是一个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套期保值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现货有合适的价格时,不一定能立即买到货或卖不出货,而期货的行情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机不可失,必须结合具体期货行情采取行动。因此期、现货操作节奏不可能像传统套期保值定义中说的“同时进行”那样容易做到。由于期、现货操作步调不一致,导致套期保值整体操作的难度远远大于单纯投机操作。
另外,套期保值的目的一直以来就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以前我们都是单纯强调以锁定利润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一旦期货头寸出现了亏损总是强调我们的目的是保值,不是投机,在保值的招牌下期货头寸的亏损是允许的。但是,在很多时候,现货的赢利根本不可能抵消期货头寸的亏损。因此需要依据道氏理论对期货头寸进行技术性操作,并以期货头寸赢利为目的。试想,如果期货头寸总是不能赢利,套期保值的“保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套期保值是一种以现货经营为依据的有条件的投机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期货头寸的方向要与现货头寸的方向相反,并且期货头寸的数量不得超过现货量,以期货赢利为目的交易行为。也就是,以期货头寸的赢利抵消现货经营的亏损才是套期保值的目的。特别是,期货市场的机会远比现货市场的机会多,因此可以利用少量多次地操作,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同时,由于期货头寸较小,还可以大大减少期货头寸的风险。
市场中有一种说法,套期保值操作不需要预测市场,只要依据套期保值的定义就可以了,假如期货头寸出现亏损,则可以理解为保险费。但实际上“保险费”往往要大于现货的赢利。因此,认为套期保值不需要预测市场就可以操作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根据当今期货市场的特性,重新对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在道氏理论的指引下,以期货头寸赢利为目的,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四、帮助投资者预测市场
通过上面的论述,技术分析对于期货交易的意义远大于在股票市场的交易,一个不懂技术分析的人可以做股票,但绝对做不了期货。但是,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技术分析的问题。
本文的开始提到,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首先要问的是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能被预测。那么如何理解“预测”这个概念呢?实际上,在道氏理论中的“预测”和“鉴别”基本上是同一概念。
之所以要鉴别市场是因为“其实你的眼睛总在欺骗你”。或许你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者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读者可以直接用肉眼来看一下这张图,A、B哪条线与C是同一条直线?
市场分析的意义在于看清市场的本来面目。不错,根据你的眼睛直接判断,你会非常自信地说C与B是同一条直线,但如果你用一个直尺再比量一下,你将得出另外一个结论,那就是C与A是同一条直线。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有干扰因素的存在。而所谓“市场预测”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用一个直尺再比量一下”,以便于排除干扰因素看清市场的本来面目。但是,对于鉴别市场并非像上面的例子那样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投资者必须建立一套鉴别体系才能排除“干扰”看清市场。
实际上,做基本分析也是一样。尽管基本分析需要收集信息,也需要打听消息,但基本分析并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打听消息,基本分析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投资者所遵循的理论、理念,对所收集信息和打听消息经过深度思考之后,在大脑中获得内在认知。内在认知是非常“基本”的,而不是表面的,因此才称之为基本分析。而通过直接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和消息,其实大部分都是“干扰”因素。总之,道氏理论中的“预测”和“鉴别”基本上是同一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预测市场,在本质上是鉴别市场。
道氏理论并不能使我们做到先知先觉地“预测”,它首先让我们树立以价值投资做为正确的鉴别有价值投资对象的思想方法,可以称之为竖向鉴别体系。随后道氏给予我们的是科学的纵向鉴别趋势和横向鉴别趋势的思想体系。这样,我们就有了立体“预测”市场的鉴别体系,并能用来“预测”市场。通过竖向鉴别体系,我们可以发展出许多价值分析和基本分析的方法;通过纵向鉴别趋势和横向鉴别趋势体系,我们可以发展出无数种“预测”市场的技术分析方法。
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准确地说,技术分析的核心就是研究市场运动的规律,而核心的核心是研究市场中基本运动的规律,并合理地运用这些规律。因此,笔者在期货投资过程中是以基本分析做参考,以价值分析买进,以技术分析卖出,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雷亚的《道氏理论》对于后来的技术分析影响过大,使得后来的投资者总认为“道氏理论”仅仅是一些传统的分析市场的方法,并称“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然而,真正“道氏版”的“道氏理论”不仅仅是技术分析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组合才是正确的投资理念,揭示出市场的结构和鉴别市场结构的思想方法。从而总结出价值投资组合、三重运动原理和相互验证原则这三大核心思想做为道氏理论的基础。
第三部分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需要道氏理论的指引
尽管大众交易者在市场中占绝大多数,但他们的交易没有章法,非常容易受情绪控制。而智慧型投资家占市场份额极少,因此这两部分投资者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而当今与道氏那个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这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
一、资金优势
资金相对较多是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自不必多说。资金优势有利于机构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资金优势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使得期货投资的杠杆大幅减小,加强对操作计划的执行力。尽管这样收益会有所减少,但风险也大大减少。收益再小也是收益,总比亏损要好。
通常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是通过吸收散户资金获取的。机构大量吸收散户资金还可以相对减少中、小散户在市场中的比例,使得市场处于机构与智者的博弈之中,也将会使市场走势更加趋于理性。
二、机构投资者的理性行为
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中的有一定规模的期货品种中,有大量成熟而理性的投资者,这些理性的投资者又使得成熟的期货市场更加成熟,从而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理性是指赚取应该赚的钱,赔掉应该赔的钱。机构投资者的理性交易行为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价格,从而指导现货经营。这是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的社会意义。
有相当规模的理性机构投资者,不但不会操纵市场,反而会使市场更加趋于理性。我们不排除非理性、投机性的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但是他们是少数。其实,能够真正发展成机构投资者的,大多都是进行专门市场专业化的理性投资机构。
当然,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必然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因为投机性是自由竞争市场的本性。尽管投机性是市场的本质属性,但机构投资者的操作计划性可以适当削平一定的投机性。中国的期货市场需要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参与,可以使得期货市场更加理性。
期货市场不但需要投机型机构投资者加强操作的计划性和对计划的执行力度,还需要保值型机构投资者。通过机构的理性操作使得套期保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机构对投资的真正作用是提高计划性和加强执行力度
相对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的真正优势是投资之前有很强的计划性,投资过程中有很强的执行力。从市场研究到投资运做,再到风险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机构投资者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机构并不仅仅是指独立的经营机构,也可以是在一个大系统内部的独立操作机构。机构内部需要制定一套具有很强执行力的管理制度。有些机构里也有所谓的制度,但是制度不完善,更没有很强的执行力,许多机构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次级运动在本质上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计划性有关。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特点也是优点就是计划性,特别是在市场出现巨大变化,资金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按计划进行投资是投资成败的关键。相比执行力不够强,操作计划不够严密所导致的问题就更多了。因此,所谓理性投资,具体地说就是计划性强和执行力强的投资行为。
四、团队的研究力量
理性从哪里来?理性来自于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并理解到相当的高度。就个人的知识范围和能力来说一般都是有局限的,利用团队内部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使得团队的知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深入研究道氏理论可以使机构对市场结构的了解更加清晰,使机构更加有效地研究出鉴别市场结构的体系(竖向鉴别体系、纵向鉴别体系和横向鉴别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发展空间都是无限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究力量,特别是对技术分析的工具和运用方面深入研究,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鉴别体系,以帮助机构投资者提高操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力,最终使得市场更加理性。
由于基本运动是深藏不露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运动,因此,机构投资者应当站在理论的高度,用智慧的眼光看市场。这些都需要在包括道氏理论这样的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五、机构投资者的问题
没有资料能够证明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操作能够保证稳定赚钱,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也是由个人组成的。在一个机构内部大家在思想上的协调一致是非常困难的。系统内部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说明机构的体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密,更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重大亏损、金融事件的频繁出现都是由机构内的小概率事件造成的。如何防范小概率事件是机构投资者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人才问题是许多公司不论是投机操作还是保值操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公司里没有人会开车,买一辆汽车放在公司里是十分危险的。目前在国内具有正确理念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期货人才太少。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阶段性利益,否则将会面临其背后真正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为了避免赎回,机构所进行的投资行为必然短视,因此机构之间也有竞争,彼此之间要比较绩效,对于机构长期的投资战略是不利的。
尽管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但是创新也需要正确的理论和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否则创新过了头就是胡来。当下我们需要在道氏理论指引下的理性机构投资者。否则,机构接受了教训,但是买单的是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成功地投资,必须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然后才能自己闯出一条路。
第一部分“道氏版”的道氏理论
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美国学习投资理论,但是,却有一位100多年前的美国人无形当中在指导着全世界的投资活动,他就是道氏理论的先驱——道氏(查尔斯·亨利·道)。同样,道氏所指出的理论核心也没有直接教我们具体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方法,而是指出了股票市场中的哲学思想,站在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
一、价值投资
道氏提出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是进行价值投资组合。价值分析的思想对于期货市场的投资也有重要作用。相对来说,笔者真正大规模参与的是期货市场。依据笔者的经验,技术分析对期货价格分析的意义更大。但笔者时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铝价为什么永远赶不上铜价,铜、铝价格之所以不能握手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价值存在巨大的差异。白银价格为什么永远赶不上黄金的价格?那也是因为它们的价值不同。因此低价绩差股的价格永远赶不上蓝筹绩优股的价格。黄金之所以是技术分析性最强的期货品种,则是因为它既具有一般商品的性质,更具有货币的金融特性,也就是具有巨大的价值。因此,拥有巨大的价值才是长期投资的基础。
二、三重运动原理
三重运动原理是道氏提出的第二个核心思想,也是道氏理论核心的核心。
所谓三重运动原理就是由基本运动、次级运动、日常波动三者叠加构成股市的运动总趋势。日常波动最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大众情绪对日常波动影响极大,因此市场表现为很强的随机性;次级运动受重大基本因素和机构投资者有计划地操作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市场表现为带有很强的欺骗性;基本运动体现出股票市场自身很强的规律性,但市场表现为深藏不露,难以直接看清楚。
由于基本运动的深藏不露,使其很强的规律性很难一目了然,而日常波动通常的感觉是不痛不痒,我们所能强烈感受到刺激的是次级运动。所以,道氏试图以具有一定规律而且清晰可见的次级运动来表现基本运动的规律。
三、相互验证原则
相互验证原则是道氏理论的第三个核心思想。两种平均指数能够相互验证,在任何一次基本运动甚至次级运动中,二者都能保持一致。这是被证明在道氏理论中最为正确的思想,但遗憾的是这一思想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相互验证原则为我们横向鉴别市场提供了思想方法,并发展出来许多横向鉴别市场的工具,进而形成一系列横向鉴别市场的系统。这样横向鉴别市场的系统和纵向鉴别市场的系统构成一个平面鉴别系统。平面鉴别系统就相当于一个直角坐标系,纵向坐标系是纵轴,横向坐标系是横轴。在道氏理论确立的平面鉴别系统的帮助下,我们就可以利用技术分析预测市场了。
第二部分道氏理论对期货市场的指导意义
一、在成熟的市场选择有价值的品种进行投资
道氏建立指数的意图之一是建立价值投资组合的思想,这一点至今没被人们广泛认知。道·琼斯指数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时必须对有价值的股票投资,同样,在期货市场投资时也要在规范的市场进行对成熟的大品种中进行投资,因为成熟的大品种相对价值比较确定。
其实,真正成熟的期货品种都有巨大的价值。金融期货自不用说,黄金期货、基本金属等期货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其原因就是由于它们具有巨大的内在价值。我们可以从黄金期货和伦敦期铜的走势图上看,它们远比农产品期货走势流畅得多。规范的期货市场和成熟的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成熟理性的期货市场就不可能做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
实际上,所谓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在本质上是发现商品的内在价值,只有在期货价格对与商品价值有意义的情况下,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才有意义,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才能发挥作用。
二、杠杆问题
期货市场的杠杆本来是方便于套期保值的,因为合理的杠杆可以充分利用资金。但也正是由于杠杆的作用使得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提高了,特别是由于期货交易是双向主动交易,再加上较大的风险账户的止损行为,将使得短期内的市场投机行为更大,这反而不利于套期保值的操作。
通过研究道氏理论可以使我们清楚,日常波动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期货市场的杠杆作用注定了持有头寸的多少(杠杆的大小)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即使你在把握基本运动上没有出问题,仍然有可能赔钱,因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太少(杠杆过大),价格朝不利的方向变化即使不算太大,投资者也可能被扫地出门。因此,为了真正把握基本运动,理性的投资者必须将杠杆降到最小,甚至没有杠杆,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期货当作现货来做,甚至可以将期货理解为可以做空的股票进行操作。
对于套期保值的机构来说,尽管在理论上,期货的头寸的亏损可以由现货的赢利来弥补,好象杠杆的作用对套期保值者并没有风险。但是实际上,现货赢利的兑现需要时间,而期货账户的风险必须立即处理,刻不容缓,否则将会被强行平仓。因此,在杠杆过大的作用下,一旦资金供应不上,套期保值的期货头寸非常容易出现穿仓的风险。
三、套期保值问题
道氏理论的相互验证原则在期货市场上的应用是最好的,以至于相互验证发展到了趋同性,也就是期货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这也是套期保值的基础。
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认为,套期保值是期货与现货之间品种相同、数量相同、同时操作、方向相反的操作。理论基础是期货与现货之间有很强的趋同性,因此期货赢利与现货亏损以及期货亏损与现货赢利可以相互弥补,从而达到锁定利润或规避风险的目的。
尽管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但是当今的期货市场已经独立形成了一个体系,由于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的非理性成分多,使得期货市场价格短期的波动大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完全照搬传统理论进行保值不可行。具体表现于:尽管从长期的行情看,期、现货之间存在非常好的趋同性,但是在短期内的基差也有可能非常大。
尽管期、现货的长期基差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短期的基差变化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期货价与现货价、期货的现货合约的交割价与真正的现货市场的现货价总体方向的一致,但还是有一定的出入。利用同一商品的期、现货价格的关系,不同商品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验证,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分析市场。而在短期内期、现货市场趋同性暂时失去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套期保值,是一个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套期保值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现货有合适的价格时,不一定能立即买到货或卖不出货,而期货的行情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机不可失,必须结合具体期货行情采取行动。因此期、现货操作节奏不可能像传统套期保值定义中说的“同时进行”那样容易做到。由于期、现货操作步调不一致,导致套期保值整体操作的难度远远大于单纯投机操作。
另外,套期保值的目的一直以来就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以前我们都是单纯强调以锁定利润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一旦期货头寸出现了亏损总是强调我们的目的是保值,不是投机,在保值的招牌下期货头寸的亏损是允许的。但是,在很多时候,现货的赢利根本不可能抵消期货头寸的亏损。因此需要依据道氏理论对期货头寸进行技术性操作,并以期货头寸赢利为目的。试想,如果期货头寸总是不能赢利,套期保值的“保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套期保值是一种以现货经营为依据的有条件的投机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期货头寸的方向要与现货头寸的方向相反,并且期货头寸的数量不得超过现货量,以期货赢利为目的交易行为。也就是,以期货头寸的赢利抵消现货经营的亏损才是套期保值的目的。特别是,期货市场的机会远比现货市场的机会多,因此可以利用少量多次地操作,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同时,由于期货头寸较小,还可以大大减少期货头寸的风险。
市场中有一种说法,套期保值操作不需要预测市场,只要依据套期保值的定义就可以了,假如期货头寸出现亏损,则可以理解为保险费。但实际上“保险费”往往要大于现货的赢利。因此,认为套期保值不需要预测市场就可以操作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根据当今期货市场的特性,重新对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在道氏理论的指引下,以期货头寸赢利为目的,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四、帮助投资者预测市场
通过上面的论述,技术分析对于期货交易的意义远大于在股票市场的交易,一个不懂技术分析的人可以做股票,但绝对做不了期货。但是,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技术分析的问题。
本文的开始提到,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首先要问的是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能被预测。那么如何理解“预测”这个概念呢?实际上,在道氏理论中的“预测”和“鉴别”基本上是同一概念。
之所以要鉴别市场是因为“其实你的眼睛总在欺骗你”。或许你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者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读者可以直接用肉眼来看一下这张图,A、B哪条线与C是同一条直线?
市场分析的意义在于看清市场的本来面目。不错,根据你的眼睛直接判断,你会非常自信地说C与B是同一条直线,但如果你用一个直尺再比量一下,你将得出另外一个结论,那就是C与A是同一条直线。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有干扰因素的存在。而所谓“市场预测”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用一个直尺再比量一下”,以便于排除干扰因素看清市场的本来面目。但是,对于鉴别市场并非像上面的例子那样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投资者必须建立一套鉴别体系才能排除“干扰”看清市场。
实际上,做基本分析也是一样。尽管基本分析需要收集信息,也需要打听消息,但基本分析并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打听消息,基本分析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投资者所遵循的理论、理念,对所收集信息和打听消息经过深度思考之后,在大脑中获得内在认知。内在认知是非常“基本”的,而不是表面的,因此才称之为基本分析。而通过直接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和消息,其实大部分都是“干扰”因素。总之,道氏理论中的“预测”和“鉴别”基本上是同一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预测市场,在本质上是鉴别市场。
道氏理论并不能使我们做到先知先觉地“预测”,它首先让我们树立以价值投资做为正确的鉴别有价值投资对象的思想方法,可以称之为竖向鉴别体系。随后道氏给予我们的是科学的纵向鉴别趋势和横向鉴别趋势的思想体系。这样,我们就有了立体“预测”市场的鉴别体系,并能用来“预测”市场。通过竖向鉴别体系,我们可以发展出许多价值分析和基本分析的方法;通过纵向鉴别趋势和横向鉴别趋势体系,我们可以发展出无数种“预测”市场的技术分析方法。
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准确地说,技术分析的核心就是研究市场运动的规律,而核心的核心是研究市场中基本运动的规律,并合理地运用这些规律。因此,笔者在期货投资过程中是以基本分析做参考,以价值分析买进,以技术分析卖出,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雷亚的《道氏理论》对于后来的技术分析影响过大,使得后来的投资者总认为“道氏理论”仅仅是一些传统的分析市场的方法,并称“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然而,真正“道氏版”的“道氏理论”不仅仅是技术分析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组合才是正确的投资理念,揭示出市场的结构和鉴别市场结构的思想方法。从而总结出价值投资组合、三重运动原理和相互验证原则这三大核心思想做为道氏理论的基础。
第三部分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需要道氏理论的指引
尽管大众交易者在市场中占绝大多数,但他们的交易没有章法,非常容易受情绪控制。而智慧型投资家占市场份额极少,因此这两部分投资者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而当今与道氏那个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这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
一、资金优势
资金相对较多是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自不必多说。资金优势有利于机构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资金优势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使得期货投资的杠杆大幅减小,加强对操作计划的执行力。尽管这样收益会有所减少,但风险也大大减少。收益再小也是收益,总比亏损要好。
通常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是通过吸收散户资金获取的。机构大量吸收散户资金还可以相对减少中、小散户在市场中的比例,使得市场处于机构与智者的博弈之中,也将会使市场走势更加趋于理性。
二、机构投资者的理性行为
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中的有一定规模的期货品种中,有大量成熟而理性的投资者,这些理性的投资者又使得成熟的期货市场更加成熟,从而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理性是指赚取应该赚的钱,赔掉应该赔的钱。机构投资者的理性交易行为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价格,从而指导现货经营。这是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的社会意义。
有相当规模的理性机构投资者,不但不会操纵市场,反而会使市场更加趋于理性。我们不排除非理性、投机性的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但是他们是少数。其实,能够真正发展成机构投资者的,大多都是进行专门市场专业化的理性投资机构。
当然,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必然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因为投机性是自由竞争市场的本性。尽管投机性是市场的本质属性,但机构投资者的操作计划性可以适当削平一定的投机性。中国的期货市场需要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参与,可以使得期货市场更加理性。
期货市场不但需要投机型机构投资者加强操作的计划性和对计划的执行力度,还需要保值型机构投资者。通过机构的理性操作使得套期保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机构对投资的真正作用是提高计划性和加强执行力度
相对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的真正优势是投资之前有很强的计划性,投资过程中有很强的执行力。从市场研究到投资运做,再到风险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机构投资者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机构并不仅仅是指独立的经营机构,也可以是在一个大系统内部的独立操作机构。机构内部需要制定一套具有很强执行力的管理制度。有些机构里也有所谓的制度,但是制度不完善,更没有很强的执行力,许多机构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次级运动在本质上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计划性有关。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特点也是优点就是计划性,特别是在市场出现巨大变化,资金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按计划进行投资是投资成败的关键。相比执行力不够强,操作计划不够严密所导致的问题就更多了。因此,所谓理性投资,具体地说就是计划性强和执行力强的投资行为。
四、团队的研究力量
理性从哪里来?理性来自于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并理解到相当的高度。就个人的知识范围和能力来说一般都是有局限的,利用团队内部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使得团队的知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深入研究道氏理论可以使机构对市场结构的了解更加清晰,使机构更加有效地研究出鉴别市场结构的体系(竖向鉴别体系、纵向鉴别体系和横向鉴别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发展空间都是无限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究力量,特别是对技术分析的工具和运用方面深入研究,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鉴别体系,以帮助机构投资者提高操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力,最终使得市场更加理性。
由于基本运动是深藏不露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运动,因此,机构投资者应当站在理论的高度,用智慧的眼光看市场。这些都需要在包括道氏理论这样的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五、机构投资者的问题
没有资料能够证明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操作能够保证稳定赚钱,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也是由个人组成的。在一个机构内部大家在思想上的协调一致是非常困难的。系统内部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说明机构的体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密,更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重大亏损、金融事件的频繁出现都是由机构内的小概率事件造成的。如何防范小概率事件是机构投资者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人才问题是许多公司不论是投机操作还是保值操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公司里没有人会开车,买一辆汽车放在公司里是十分危险的。目前在国内具有正确理念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期货人才太少。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阶段性利益,否则将会面临其背后真正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为了避免赎回,机构所进行的投资行为必然短视,因此机构之间也有竞争,彼此之间要比较绩效,对于机构长期的投资战略是不利的。
尽管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但是创新也需要正确的理论和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否则创新过了头就是胡来。当下我们需要在道氏理论指引下的理性机构投资者。否则,机构接受了教训,但是买单的是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成功地投资,必须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然后才能自己闯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