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在养育着我们,在生死关头,我们不先抬担架谁来抬呢?在百姓无助的时刻,我们不先伸出援助之手谁先伸呢?” 这就是人民的子弟兵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的官兵们以坚强的信念,以钢铁的毅力,在这条红军长征时曾经走过的路上,冒着余震的侵袭,用自己的双腿步行上千里,踏遍了十余个村庄,共救出被困群众627人、伤员18人,就地安抚群众3000余人,搜索转移炸药100余公斤,装卸抗震救灾物质数吨。
神圣的职责 崇高的使命
--来自首都公安消防总队赴川抗震救灾的报告
艾君/文
说到战场,人们自然会想到那血与火的战斗场面。然而,有这样一场特殊的战争,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团队,有这样一伙热血的男儿,他们怀着“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部力量”的心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面对着惨烈的场面,面对着一片废墟中那些祈求生命的父老乡亲,忍受着人的情感折磨,忍受着忍受着恐惧和困惑,忍受着那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父老乡亲令人心酸的场面,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没有辜负人民的厚望。
他们,就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在抗震救灾的最前列,展现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靓丽风采的人民子弟兵。
在抗震救灾这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上,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在塑造着辉煌,在为共和国增辉。
让我们走进那些难眠的日夜,去扑捉那些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来自首都消防总队赴川救援大队中那些令我们难忘的故事吧。
5月13日深夜10点,北京公安消防总队突然接到公安部命令,要求立即组建一支地震抢险救援队开赴四川灾区。
总队党委连夜动员、选拔人员、调集物资、紧急出征。至14日凌晨3点,352名官兵、3525件套装备器材和13吨物资全部到位,在首都机场整装待发。从接到命令到完成集结,首都公安消防部队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反应之快,动作之迅速,令民航负责人大为惊讶地说:“我们民航专业的装卸人员也没有这样的速度,你们真是神速!”
出发之前,赵子新总队长、张久祥政委等领导在动员会上强调,一定要做好同各种艰难险阻做斗争的思想准备。
这些赴川参战官兵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个个都是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双过硬的“尖兵”。
官兵们14日上午7点抵达了四川绵阳机场。被派往灾情严重、路途最遥远、环境最恶劣的青川县信息的收集、了解村民被困及所需的物品情况,同时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和疏散并统计伤亡情况的艰巨任务。官兵们马不停蹄向青川县关庄镇出发。
在开赴关庄镇途中,到处可见坍塌的山体和民房,时常遇到余震而产生的山体滑坡现象,车辆在布满石头的山间公路上颠簸行进。
一路所观所看,感觉到灾情远比官兵们来前想象要严重得多。
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终于抵达战地。眼前的关庄镇一片凄凉的景象,往日5000多人口的热闹的小镇,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栋摇摇欲坠的破楼。偶然遇到几个灾民,因为受到地震的折磨,心理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他们在搭起的塑料棚里静静地坐着,目光呆滞。
官兵们到达之后,摆在面前的是缺水、缺粮、断电、断通讯、没有燃料的窘境,连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也是偶尔才有微弱的信号,这使得救援工作的开展异常艰难。
为了尽快摸清灾情,给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首都救援部队总指挥张志明副总队长立即向当地指挥部请领任务后,迅速召开临时党委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决定抽调200名官兵分成4个小组,火速赶往地处深山的马公乡、红光乡、石坝乡和苏河乡开展搜救,其余人员就地展开救援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经受过强烈地震摧残的山路更难、更险。但是官兵们却坚信:“蜀道难,难不倒坚强的消防救援部队。”
在前往各乡的山路上,到处是裂开的路面、山体滑坡落下的巨石,所有的道路都被阻断,官兵们只能在山间不足20公分宽的羊肠小道上艰难推进。而且不时袭来的余震就在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脚下翻江倒海,山体随之晃动,碎石、泥土不断滚落,腾起一团团呛人的尘土,而小道的外侧则是悬崖或奔腾的河流,官兵们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飞石砸中,或失足跌下悬崖、落入河中。
山陡峭,路艰难;震不断,危险在。距离关庄镇最近的红光乡也有35公里山路,要翻越五座山梁,而且当时天色已晚,望着陡峭的山,心里有点打怵,再加上是在余震不断的黑夜中翻山越岭,这对于来自首都这些走惯了平坦大道的城市消防兵来说,就是一场信念、体能、智慧、力量与胆识的生死较量。但即使是这样,也丝毫阻拦不住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前进的步伐,因为他们心里有着坚如磐石的信念:尽快到达,解救灾民;绝不当孬种,要为首都公安消防部队争光!
历经千难万险,昼夜行军,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各组先后抵达目的地。但摆在官兵们面前的是,一些自然村已被坍塌的山体掩埋,房屋全部倒塌,一些村民被埋压在泥土和废墟之下。看着一位位因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村民,再看看成片的废墟,官兵们眼眶湿润了。
在这惨不忍睹的灾难面前,所携带的城市救援器材,生命探测仪等先进仪器在这高山峻岭中也无用武之地。
可官兵们信念绝不动摇:“就是用手刨,也要把群众从废墟中刨出来!”
时间就是生命,能抢救出一个算一个。于是,在群众的指引下,在倒塌的房屋中展开了大海捞针般的艰难搜救。一锹一锹的铲,一手一手的刨,铁锹铲出了茧子,手指头也磨破了,但官兵们依然不放弃。尽管他们知道,就算挖出来,也是僵硬的尸体了,但还是要挖,要对乡亲们一个交待,一种慰籍。
根据指挥部命令,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主要任务是疏散和转移被困群众,把他们带到关庄镇临时安置点。但是眼前的现实是,伤员太多,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官兵们就以后背、前抱、手挽等方式营救,对于重伤员就只能抬着走。
崎岖的山路不足20公分宽,一边是悬崖或堵坡,一边不时有飞石落下或泥石流,只身走都困难重重,四面危险,可想而知,抬着担架走就更是艰难万分。
“越是危险,越是要保护好伤员!”为了保持担架平衡,尽量减轻伤员的疼痛,官兵们遇到上坡、下坎路段时,有时就蹲着挪动脚步,有时又高高举过头顶。有的队员还把担架上的绳子套在肩头上,时间一长肩膀脖子勒得都是血印,可是战士们硬是一句苦都没喊过。
来回10余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救援官兵断水断粮,体力接近极限,但以坚强的毅力始终没有放下担架,连换人都是在肩头进行。抬担架的两个人起初能支撑200米,慢慢地只能支撑150米、100米,最后每隔二三十米就要换一次人。但谁也不肯坐下来休息,哪怕只是片刻,因为官兵们想早一点把伤员送到救治点,伤员就能少一点伤痛。
尽管几个组的官兵都是马不停蹄地赶路,但把伤员抬至治疗站,也几乎都到了第二天深夜。刚一到站,官兵们一下子就摊倒在了地上。
就是这样,面对不时发生的余震,冒着被山顶滚落的石块砸中和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官兵们毫不退缩,毅然向前,不断地与余震、大雨、泥石流、堰塞湖等恶劣危险环境抗争,与生理极限挑战。
短短的几天里,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以坚强的信念,以钢铁的毅力,在这条红军长征时曾经走过的路上,冒着余震的侵袭,用自己的双腿步行上千里,踏遍了十余个村庄,共救出被困群众627人、伤员18人,就地安抚群众3000余人,搜索转移炸药100余公斤,装卸抗震救灾物质数吨。
在搜救中,官兵们每10人为一个搜索小组,对每个自然村进行日夜地毯式搜索救援,坚决不放弃每一位遇险群众。
饿了嚼一块饼干,累了就站着合眼小憩一下。
水,在救灾中,纯净水是最珍贵的东西了。几天来,官兵们对待自己是惜水如金,成了吝啬鬼;可是遇到被困的群众,个个又是那样的慷慨、大方,成了真正的慈善家。每每遇到逃难的群众,官兵们都毫不犹疑地拿出食品和水分给灾民,而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自己往往是两个人一天才分吃一袋饼干、喝一瓶矿泉水。
对于奄奄一息的伤者,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救援官兵不畏艰险,与时间赛跑,最大限度地挽救伤者的生命,给生者以亲人般的安慰;对于灾难中的死难者,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同样毫不懈怠,尽力搜寻,最大限度地维护死者尊严,给死者以永恒的安息之所,因为那曾经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作为消防官兵,他们经常处置各种灾害现场,死难者遗体也屡见不鲜。但这一次,官兵们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青川,在北川,首都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官兵们从废墟中共搜寻、挖掘和处理10余具死难者尸体,那些尸体大多表情狰狞,十分悲怆。而且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大多已经浮肿,开始腐烂,空气中都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苍蝇也都围着飞。说句心里话,官兵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渴、也会饿,也会被疾病传染、被山石砸伤、被河水淹没、被废墟掩埋,也会困得说不出话、累得喘不上气。可是,他们完全忘记个人安危,以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着他们的救援。
他们说得好:“在生死关头,我们不先抬担架谁来抬呢?在百姓无助的时刻,我们不先伸出援助之手谁先伸呢?”
在这次赴川参战中,官兵们都没来得及向家人道别,有的甚至是家里受了灾,或是亲人生病住院,也都没有问候一声、看上一眼。四川籍战士刘一静的家中房屋倒塌,化范延的妻子即将生产,但他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冲上了一线;黄文红原本准备好了要举办婚礼,但连招呼都没来得及向未婚妻打就紧急出征了;还有赵云灵的妻子进行手术,山世师的亲人因癌症晚期住院,他们都无法去病床前陪护;韩文东在运送四名重伤员下山途中,为保护伤员不从担架滑落,他一脚踩空,差点跌下悬崖、落入洪流,可又有谁知道他是两次请缨才踏上了赴川的征程的呢?……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这就是我们军人,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在祖国和人民的召唤面前,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斗在一线,选择了与人民群众携手同心,共赴国难,选择了用自己的钢铁脊梁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
驰援千里,只有一求,只求与灾区人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
无疆大爱,别无所求,只愿履行肩负的神圣职责、不辱使命!
在这场罕见的灾难面前,官兵们的心已经与灾区人民紧紧相连,让废墟中挣扎的生命更加坚强,让军人的使命更加崇高。
在这场罕见的灾难面前,官兵们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群众脆弱之际,你必须坚强;在百姓危难之时,你要义无反顾献身手;在死亡面临的时候,你就要敢去为人民而死。
这,不仅仅是公安消防官兵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的崇高使命。(没经许可,不许转载!2008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