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不是“多面打”,是“全加法”


 

 

中国外交:不是“多面打”,是“全加法”

 

韩国《朝鲜日报》62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618日,中国下“多面打”的那天》,文章说,“2008618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一天,似乎可以用围棋中的‘多面打’来形容。当天,中国对美国、日本、朝鲜等3个国家开展了足以名扬史册的外交。”

文章所说的对美外交,指的是副总理王岐山率团前去马里兰州参加“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日外交指的是,18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发布消息说,中国已经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同一天,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平壤与朝鲜领袖金正日举行会晤。

如果《朝鲜日报》的这篇文章晚写几天,比如25日再写,文章作者还可以补充3条消息:这一天,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习近平结束对也门共和国的访问,此前,他除了访问朝鲜以外,还访问了蒙古、沙特和卡塔尔;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访问古巴,他还要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和安哥拉进行访问。

借用《朝鲜日报》记者的比喻,与中国“多面打”的棋手又增加了好几位,从欧洲到北亚,从中东到南美,再到非洲。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中国在四面出击。

以我之见,用围棋术语“多面打”来刻画中国当前外交,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多面打”是围棋的一种下法,一位棋手同时与多位棋手对弈,可简写为1vsN。这种“多面打”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博弈的同时性与零和性。同时性好理解,所谓“零和性”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博弈的结局,非0即和(分胜负,是0,所得等于所失;不分胜负,是和),双赢是不可能的。

中国外交不是这种零和博弈,而是正和(也就是双赢)博弈,正和博弈做的是“加法”。根据中国传统五行哲学,世间万物既有相生的一面,也有相克的一面。搞阶级斗争,搞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搞霸权主义,调动的是事物相克的一面;搁置争议,寻求利益生长点,利用的是国家之间相生的一面。

这种相生性外交的基本理念是,任何国家之间都有共同点,贯彻这个理念就是“全加法”。所以国际观察家都看到,中国当前似乎没有真正的敌人,当然也不都是真正的朋友,但都是可以互惠合作的伙伴,无论什么制度,无论什么文化,无论什么宗教,无论发达程度如何,无论一衣带水,还是远隔重洋,都可以相互在对方身上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插座或者插头,让自己的机器运转、客厅的灯光明亮……

 

            200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