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朗·斯通事件看代言危机


     5月24日,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在戛纳接受采访时,竟然口出恶言,将中国“5·12”四川大地震形容为一起“有趣的事情”,甚至无端暗指“四川地震是中国人的因果报应”。莎朗·斯通还说,“因为他们对达赖喇嘛不友善,而达赖喇嘛是我的好朋友。现在发生这个地震,该是报应吧。当你自己不善的时候,坏事情就会找上你。”

    如此冷血的言论,立刻遭来中国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声讨。许多网友纷纷指责言论不人道,有网友提出“拒看‘莎剧’”、抵制其代言产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大洋网调查结果显示:93%的网友留言表示以后都不看莎朗·斯通参与的电影和节目。

    有网友在发帖号召万人签名强烈抗议莎朗·斯通不当言论,要求莎朗·斯通向中国人民道歉,抵制其电影作品及代言品牌。短短一天时间,该帖点击数已逾20万,跟帖数更过万,成了实实在在的“万人签名”。

   莎朗·斯通给其代言的Dior(迪奥)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据《费加罗报》报道,迪奥化妆品在中国的销量年增长30%。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上法国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客源。Dior(迪奥)品牌法国总部面对压力为此特意发声明称,绝不认同莎朗·斯通的言论,对遇难中国人民表示哀悼,对受灾地区人民表示同情和慰问,并将该公司形象代言人莎朗·斯通从其中国市场的广告中全面撤下。

    在“报应说”面前,超过九成的中国网民拒绝接受其任何形式的道歉,号召的抵制活动还在继续中。有网友认为,迪奥公司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撤销与此人的联系,才能给自身一次担当全球企业公民责任的机会。

明星为企业代言,是广告和传播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构成环节。就客观的效果或者反馈来看,企业邀请明星代言,如果使用和引导得当,企业可以借助名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消费者“爱屋及乌”的心态借势攀附和转移到企业及其所推广的产品上去。而作为明星,同样可以借助企业所投入的大量广告营销费用,保持持续的曝光度和与受众的接触度,进而保持自身的人气。但企业利用明星代言,同样存在着巨大风险:被选中的明星很可能因为卷入丑闻而瞬间失宠。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

   2008年春节,陈冠希不雅照事件发生后,不雅照事件几位主角陈冠希、钟欣桐、张柏芝等原本都是广告小天王、小天后,代言了百事可乐、森马服饰、曼秀雷敦、EPSON打印机等众多知名品牌。不雅照事件曝光后,网上出现了大量抵制陈冠希、钟欣桐等人所代言产品的“召集帖”,所有不雅照明星代言的广告品牌都在面临考验与危机。中国百事可乐的广告板上被迫更换艺人陈冠希的形象广告;广东惠州某休闲品牌发布“停用”陈冠希广告的声明;迪斯尼也撤下了TWINS原有的广告片。如洁尔阴请“艳照门”事件的主角张柏芝做代言,因受到网友抵制,而被勒令禁播;旁氏斥巨资请因《色•戒》一炮走红的汤唯担任代言人,其广告也最终因汤唯被封杀而遭禁播。无论是洁尔阴还是旁氏,都想借借明星的光环效应,但他们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

   莎朗·斯通事件也给企业提了醒,选择代言人时要谨慎,不要认为只要名气够响、派头够足,就是合适的代言人。一旦这代言人有了出格甚至过分的举动,企业再无辜都要被牵连进去,到那时就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反过来,因为企业的虚假宣传伤及明星的声誉的案例也同样不在少数,如香港艺人刘嘉玲被质疑戴发套拍洗发水广告,遭到市民的投诉,并且准备到法院起诉刘嘉玲涉嫌欺诈。之前刘嘉玲代表的SK-Ⅱ在毒物质含量超标而被迫各大商场下架的尴尬局面,所以此次刘嘉玲的戴发套代言洗发水,明显的有“造假”成份和“虚假”宣传,对于形象一向美丽大方的刘嘉玲来说,是自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