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随便抢占土地,农民还能靠土地生存吗


      国家审计署公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审计调查结果显示,京津沪渝穗等11个城市土地出让“以租代征”农民集体土地1541.05公顷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土地出让净收益有1864.11亿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11城市土地出让净收益总额的71.18%。这不能仅仅看作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简直是将农民的土地低价强占后,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供富人享乐用。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合肥、济南、长沙、广州、南宁和成都11个市及其所辖28个县(市、区)2004至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调查表明,土地出让净收益7成未按规定管理。这些大城市尚且如此,中小城市和县一级会怎么样呢?

  审计调查发现,9个城市违规减免、变相减免出让金47.88亿元,占9城市出让金征收额2204.61亿元的2.17%,其中以先征后返、为用地单位缴纳出让金以及降低地价出让等方式变相减免出让金25.34亿元,占52.92%。个别城市还为招商引资向企业“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不知这些“零地价”出让的土地,是如何从农民手中弄来的。

  北京之外的10个城市用地单位拖欠出让金达173.27亿元,其中有的城市国土部门还在用地单位欠缴出让金的情况下违规发放了国有土地使用证。

  土地出让净收益有1864.11亿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11城市土地出让净收益总额的71.18%。违规使用出让金达83.73亿元,其中挪用于建楼堂馆所和弥补经费等52.33亿元,出借和对外投资等31.40亿元。由此可见地方诸侯权力之大,“小金库”充盈程度何等惊人。

  欠收、挪用征地农民社保金逾51亿,在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中,少数城市拖欠、出借征地补偿资金5.61亿元。其中,拖欠4.44亿元,出借1.17亿元。

  此外,少数城市欠收、挪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51.17亿元。另外截至2007年9月底,11城市中尚有3城市未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难怪农民苦、农民穷。

  而在土地出让管理中,有关城市“以租代征”农民集体土地1541.05公顷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有的地方租用农民集体土地并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的规定于2004年1月后开工建设高尔夫球场。有的用地单位以建设生态农业名义租用农民集体土地修建别墅向社会销售。

     所谓“以租代征”是指未经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而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以租代征”不需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可以绕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限制和快速投入项目建设。“以租代征”严重影响了国家“严把土地闸门”的政策,影响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稳定。看来农民上访的案件中大部分是土地,确实问题严重。有人扬言说农民承包土地几十年不变不利于“改革”,这些人不知想把坑农的事搞多大才罢休。

  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截至2008年1月底,11城市已收回被挪用、出借、返还和欠征的出让金68.27亿元,收回被挪用、欠收的征地补偿资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2.93亿元,归还被挪用的土地储备贷款9.72亿元,有的城市还收回了部分违规出让的土地。但不知道这些钱农民会不会受益?
     地方政府违规为囤地提供条件,增加政府银行风险。
     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项目等原因,违规为拖欠出让金的用地单位发放土地使用证,这一行为一是造成开发商只用少量资金就取得了大片土地的控制权,给开发商囤积土地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银行和政府的风险。一旦开发商囤积的土地低价抛售,房地产贬值,楼市下跌,先期贷款买高价房者势必心理不平衡,还贷就有问题,即使银行回收房子拍卖,已经不值钱了,还政府银行担风险,受大损失。

   政府为建造一个或几个工程项目,给企业一块地用于经营性开发,作为回报,企业为政府完成某些工程项目建设,如有的地方用土地换取道路,有的用土地换取防洪堤,还有的地方采用这种方式换取政府办公楼。

  “以土地换项目”弊端很大,往往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一些政府部门做了很坏的示范,破坏了土地市场秩序。此外“以土地换项目”还会造成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等很多问题。但在“以土地换项目”进行过程中,有些官员借此从中获取到巨额“好处”是不会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