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业创新求突围——接受777美容杂志专访


  

  1国际原材料涨价使企业经营发展增添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成本增大的压力?

  荣:原材料上涨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多困难,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成本增加,资金进一步短缺,利润也就进一步弱化;因为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现金流、没有利润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样就会永远在低附加值品牌、低端产品,劳动力代工上挣扎;

  2)议价和谈判能力下降,本身就缺乏品牌力,这回就更加受制于人;

  3)原材料涨价,成本增高,利润减少,企业就更没有资金进行品牌建设,直接导致恶性循环,越没有钱做品牌,就越难赚到钱。

  面对这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如何解决企业成本增大的压力呢?

  荣:个人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思路:

  1)首先要挖掘自己的优势,并且要善于将自己的优势放大和拉长,比如在渠道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聚焦,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一点,争取在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待成为具有附加值的区域强势品牌后,再进一步开拓更广的领域,先力争在细分市场做第一,在区域市场作老大。

  2)其次要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要从卖产品、买服务到卖文化和卖品牌、卖生活方式过渡,使得品牌升位,用利润的提升弥补成本的增加;

  3)再次可以通过整合联盟;

  俗话讲,单干干不长,独行行不远,企业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和其他行业联合在一起,共同服务相同的目标客户,携手打造品牌,为目标客户群体提供最大化的价值,与此同时,也分担了彼此的营销和传播成本,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带了的压力。

  比如,一个化妆品品牌和美容院达成联盟,依靠终端体验去推品牌,这也是值得尝试的方案。还有化妆品企业可以和服装业联盟,通过互换渠道终端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把别人的渠道变成你的渠道,通过双赢互补,整合协同完成更大的使命和价值。

  而且,对于有些知名度较弱的产品如果能够长期和奢侈品榜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借名生辉,增加自身产品的认知价值。

  4)加强品牌建设

  穷人总会想着如何如何节省过日子,富人则会想如何赚钱,享受生活。在未来,永远是没有品牌力就是没有竞争力。

  5)思考规避风险

  面对原材料的涨价,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规避风险:一个是与供应商签立一个长期的合同,与供应商共同分担风险;另外一个就是寻找原材料替代品,鼓励更多创新。

  6)增强谈判能力

  在现代营销当中我们做方案和策略要体现一种竞合,可以同行业品牌协同,通过集体采购增加谈判能力。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增大的压力。

  2你怎么看现在本土美容(包括日化)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他们在发展中遇到什么样的困惑或问题,面对这些困难与问题,企业应怎样解决。

  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中国本土品牌是总额庞大,品牌数量多,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中国人具有严重的崇洋媚外的消费特征。

  比如我记得我上大学那这,很多同学去浴室洗澡时,只要是用宝洁的洗发水,都雄赳赳气昂昂摆放在盆里,但如果使用其他本土品牌的洗发水,则用毛巾盖在上面。

  这就是强势品牌通过广告给消费者一种强烈印象,增强了他们的认知感。

  所以对中国本土品牌,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缺乏品牌力,因为没有品牌力,就会带来一些列问题,比如受制于供应商,受制于经销商,很多卖场都没有办法进。而且因为没有品牌的高额利润,也就是难以塑造消费者价值。

  解决方案:一定要注重品牌意识,挖掘属于自己的第一,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细分市场,通过灵活运作,快速行动,用速度制胜,同时开展多角度低成本创新。

  比如我曾经服务一家美发连锁机构,我给他们加了一个简单的流程,专门有一个员工负责询问顾客需要理什么样的发型,然后根据顾客的脸型和相貌进行顾问式咨询,然后说您要是不急的话可以等一下apple,她在这个发式是我们店里最好的。给顾客一种心理暗示和专业品质。

  实际上,我们是把每个员工最擅长的发式做了一个分类,用每个人的比较优势去做相对专业的细分工作,这样产品出来后,品质就有一个提升。

  店里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名字,方便顾客记忆,以便形成“专用”。

  通过加了一道程序,专业询问,推荐专业美发师,就给顾客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增强了心理感知,强化了品质体验,价值感和口碑随之提升。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我认为是对中国文化和消费者的理解,中国人更加知道东方人的美,出于对消费者和文化的理解,就更能用消费者的声音说话,为消费者创造最合适的产品。

  3稍微追求时尚和档次的人在选择化妆品时,总是会找国外品牌,洋品牌垄断高端,一些低端市场也将不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奥运会的到来加速外资品牌的进入和扩张,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企业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答:高端品牌产生更多附加值,利润最为可观,当他们依靠品牌力产生高额利润后,就会朝低端市场延伸,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最佳的产品组合。

  因为在产品线上,各种产品司职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有提升产品形象的,有产生高额利润的,还有走量提高份额的,也有参与竞争打击对手的。

  有效的产品组合能够增强竞争实力,当跨国公司有了更多份额后,就能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采购成本都会进一步降低,同时也阻止和遏制对手的发展。

  所以,市场份额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没有份额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那么企业如何自我救赎:我认为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开展更多符合消费者认知的创新;

  2)注意顾客终身价值:对于有些企业可以建立消费一次,服务一生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3)培养与顾客的关系:通过关系锻造客户忠诚;

  4)整合资源:在产业链上寻找机会,锻造核心竞争力,建立消费者非我不可的理由。

  4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有人认为是机遇,有人认为是挑战,你怎么看,为什么?

  任何行业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对机遇我们要有敏锐的嗅觉,对待挑战我们有足够的警惕。也就是说企业关键要长两只眼,一眼看机会,一眼看挑战。

  对待机遇:中国市场的特点是高速发展和变化,所谓乱世出英雄。谁能快速建立品牌,谁就能获得持续竞争力。

  对待挑战:我一直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很多企业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安逸。

  我们企业要适度创新,在战略上要抢先半步,不过过度超前,否则就会壮烈牺牲。

  先驱到先烈其实就差一点点,企业要谨慎而又大胆地前行。

  5你对中国美容(包括日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个人看法?

  答:未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以品牌为核心,丧失品牌就是丧失竞争力,塑造品牌会产生正循环,只有品牌产生高额利润,也只有高额利润才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品牌。最终还要思考如何完成品牌升级。

  另外,企业要去寻找和挖掘适合市场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应该从卖产品、卖服务转向创造流行、卖时尚和卖生活方式过渡。对于美容业肯定要把美融入生活。要有自己的使命和文化。

  此外,我认为企业更多应该在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上进行思考,要寻找与客户进行关系升级和管理的方法,因为现在顾客见证的第三方口碑越来越重要,思考让更多的顾客成为意见领袖,通过协同顾客,借用顾客的力量,将产品营销由原来的一对多,转向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即用顾客创造顾客价值,用顾客介绍顾客,用顾客行销顾客。

  这是我认为企业未来在营销发展上一个策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