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粽子什么馅?


            完好无损的北川县刘汉希望小学

 

    失去意义的端午节,板块分裂的高考,弱智矫情的作文题,灾后暴露出的腐败之海,人民悲痛之后的愤怒,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
    昨晚朋友告诉我,他女儿所在的都江堰地区,毛主席时代盖的许多房子居然都未倒塌。而近年才盖的辉煌漂亮的医院,却塌得一塌糊涂,从废墟里看见,不但水泥是假冒的“水”和“泥”,而且里面的“钢筋”,是折下来就可以当牙签的。这,就是我们的“工程师和技术员”的“实干”成绩。
    这两天一些朋友误读了“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意思,按照他们的思维,由清洁工来担任国家领导人,岂不更加“实干”?某些人就喜欢看着60多岁的温家宝跑来跑去,甚至跌倒受伤,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看客心理——哇,真好看哪,真感人哪。仿佛过去的老太太准备了一打手绢去看“苦戏”。没有人想想,一个国家的总理亲自担任“生产队长”,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这还叫个什么国家?那些应该担任生产队长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都在干什么呢?在电视里看着温家宝胡锦涛仿佛轻手利脚很精明强干似的,其实他们的头发都是由政治局统一给染的,我们看到的那头青丝,其实是“白发苍苍”啊。我们拿着老头当小伙子用,于心何忍?
    马三立有个相声说,他二大爷就喜欢看救火,整天支个梯子趴在院墙上盼望着、盼望着,到晚上失望地下来叹道:“唉,还是没信儿!”好不容易盼到一回,赶紧飞奔去看,回来又失望地叹道:“咳,不过瘾,没火苗子!”我为什么在前几回的博客思考题中问了一次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还有没有意义?我倒是真希望没有意义啦,幸好理智的网友们多数告诉我,还有意义。
    别的地方的房子,我不太了解。单说我们哈尔滨的房子吧,毛主席时代盖的房子,如果要翻修的话,往往是要用炸药才能摧毁的。可以说,那不叫“房子”,那叫“社会主义堡垒”。我写过的邓小平亲自命名的“十八天大楼”社区,是很多汉奸天天咒骂的“大跃进”时代用十八天盖的,我们在里面住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如果那片小区不是要重建的话,那么今天仍然还屹立在那里。这是因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那代领导人学过“工程和技术”吗?非也,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都在“干工程和技术”,这是因为那个时代奋战在一线工地上的,是无数的李瑞环和张百发这样的没有工程师执照只有一颗丹心的“青年突击手”。就像民谣里说的,那时候医院就是治病的,学校就是念书的,演员就是演戏的,警察就是帮助人民的,理发店就管理发不管别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86岁的乞讨者徐超,向灾区捐出了他积攒的105元。108岁的景颇族老奶奶梅普格桑,将她为身后事积攒的502元7角3分,捐给了灾区。随后又看到了,一个当老师的,丢下学生本能逃生,本来也无可厚责,却居然反以为荣,欣欣然蹩出土谷祠来大肆宣讲“人性心得”。一位国际超级骚星,自己已经多次道歉,承认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却还有好心者为她百般辩解,说首先是中国人民伤害了她的好朋友达赖,所以她才“愤怒”的,这和我看到的“靖国神社”的逻辑惊人相似,首先是“支那”人伤害了皇军“王道乐土”的美好感情,所以皇军才愤怒的。还有一位我很尊重的散文大师,本来低调捐款表现很好,却奉劝亡童家长不要追究政府,这也未免太“工程师思维”了。总之,我们这个时代是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的,你有感情就是你错,或者是你幼稚。你必须终年不笑不哭,清清爽爽地保持周作人汪精卫胡适之冈村宁次还有《色戒》里的易先生那份风度,才算是个具有“普世价值”的人。
    还是莫谈国事吧。说两句《色戒》。上次我在日本接受关于《色戒》的采访时还没有看过此片,所以一次喝酒时,晏妮老师和邵迎建老师直言批评了我,我说我没看电影,但是我没谈电影本身啊。如同我没到灾区,不妨碍我参与和评价救灾活动啊。但她们的好意是让我看了之后更有说服力,我后来就看了两次,一次是删节版的,一次是完全版的。看的结果是证明该片的“艺术性”很差,史实不对,细节做作,节奏沉闷,对话枯燥,主题也太简单。其“精华”全在几场夸张失实的床上戏,其票房全在色情加上“为汉奸正名”的阶级斗争噱头。要是把男女主人公换成纳粹和犹太女青年的话,那么以色列人追到天涯海角,也会把该片的全体制作者逐一歼灭。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如此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艺术自由。可是,人家还在天天咒骂我们不自由啊。
    叶匡政兄寄来所主编的引进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新华出版社08年2月版。其实这就是一套四书选本,上册讲论语,下策讲孟子、大学、中庸。出版此书是件好事,既能沟通两岸语文教育,又能促进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王丽女士奔走和任继愈老先生支持的结果。但社会上的俗见以为,台湾地区对于传统文化保持得比大陆要好,所以现在要用台湾文化来统一大陆,则是根源于“五四断裂传统”论,不过是台湾对大陆“反统战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台湾几代领导人,心中倘若真有传统文化,那么以前就不会害得大陆民众死亡数亿,直到1949年人口才5亿多,现在更不会大搞台独,不但给美国人当儿子,甚至要给日本人当孙子了。真正继承传统文化的,不是口口声声讲仁义道德之辈。从来没有反抗过父母的孩子,恐怕多数是逆子。勇于批判传统的人,才是真正光宗耀祖之辈也。
    4月17日正午买了一本94年印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翻译的。这本书的大部分段落都太熟悉了,所以下午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重读了一遍。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革命是自我灵魂的炼狱,革命也是寻找最高级的爱情的金光大道。小说的后半部,结构和人物有些散漫,但也因此,更具有真实性。每次阅读,都被带到那个风雪的年代,看见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躯,思考着生存的意义。
    金宏宇的《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结构非常好,通论篇谈了整体上的问题,校评篇对若干重要文本进行了版本对比,特别是《雷雨》和《蚀》,对比细致,切中要害。附录中《围城》和《讲话》的版本梳理,客观而清晰。
    中国诗坛“孤独天王”袁杰寄来诗集《夜曲》,诗的风格比较一致,但都没有注明写作时间。诗剧《J和上帝》很有特色。作者对诗歌美学生命的孤寂探索,带有很深的80年代特色。
    收到陆颖华老师的信。陆老师视力下滑很厉害,《生活的勇气》是老伴念给她听的,但陆老师还是亲笔给我写了信,实在令人感动。我就不再给她回信了,免得她拿着放大镜劳累眼睛。老一代学者的青少年是在毛泽东时代度过的,他们在做人方面普遍具有儒家风范,谁说毛泽东时代破坏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遭受根本性破坏的,正是我们这个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到处卖《论语》天天讲“国学”的时代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今天孔师傅做的这个“粽子”,是什么馅的?
2、上次说的“盗卖”,多数人都读成了“盗版”,孔师傅看了哭笑不得。二者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强大的国家需要“职业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