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亚当和彭祖为什么能长寿?——《闲读圣经和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之(9)写到,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不但是儒家提倡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最深厚的宗教崇拜是祖先崇拜。儒家思想认为,如果能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感激久远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观念就会日趋敦厚。用现代词汇来说,也就是说儒家思想通过“慎终追远”的方式来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

《圣经》的作者在“创世纪”第5篇中,停止了前面的神话故事的叙述,单独介绍了“亚当的后代”。从这一点来看,古代犹太人与古代中国人有着类似的祖先崇拜传统,才会将祖先的名字逐一写进宗教典籍中,就像中国的许多大家族都有家谱一样。与中国不同的是,古代犹太人崇拜的是他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祖先,并把这个祖先神化了。这个故事中的亚当,很可能就是犹太人的一个远祖,而不是什么全人类的祖先。

故事中说,亚当活到了930岁去世,他之后的十代人也都活到了八九百岁,在这一篇中,作者依次介绍了从亚当到挪亚的十代代表人的名字,顺便也为后面的神话故事“挪亚方舟”预留了伏笔。

根据我们今天的人口学资料显示,直到十八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28.8岁,到了20世纪,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欠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也超过了60岁。另外根据相关医学资料介绍,人类的最长寿命可以活到200岁。因此故事中的亚当活到八九百岁,也只能看成是一种神话传说。类似的神话传说中国也有,比如传说中的彭祖就活到800岁。

据《神仙传》记载:“彭祖者,颛顼玄孙也。”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相传他的家乡在宜君县偏桥乡彭村。传说,彭祖活到767岁,仍无衰老迹象,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腰腿不疼。有人问他的身世,彭祖唉声叹气地说:“吾遗腹而生,三岁丧母,又逢战乱,流落西域,几百余年。”又说“他一生丧49妻,亡54子,屡遭忧患。”谁知又过了70来年,有人发现他还在流沙国游玩,直至800多岁才死。

按照“创世纪”这个神话故事的介绍,从亚当到挪亚一共是十代人,但是每代都只列举了一个人来做代表,这十代人加起来前后约1500年。而且每个人生下一个接班人的年龄也相差悬殊,比如亚当活了930岁(创世纪5,5),但到130岁才生下接班人塞特(创世纪5,3),而玛 勒 列 活 到 65 岁 , 就生 了 接班人雅 列(创世纪5,15),最晚的是挪亚直到500岁才生下接班人(创世纪5,32)。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这里的人名很可能是犹太人远祖的真实记录片段,由于时代久远无法全面记录各代人的所有真实历史资料,只好记一个大概,就将那些记不住的人从历史中省略掉了。为了保持记录的连贯性,则通过夸大延长远祖年龄的方式来弥补其中的缺漏,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神化祖先的作用。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推测,“创世纪”可能是古代犹太人将神话与自己的族谱相结合的产物,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全人类的发展历史记录。上帝这个古代犹太人制造的神、很可能就是神化了的犹太人的祖先、也只是犹太人的神,而不是什么全人类的神。

信奉《圣经》的基督教禁止信徒祭拜自己的祖先,本质上是违反《圣经》的原意的,事实上,《圣经》中许多犹太人的祖先,都被当成“先知”之类的神圣人物来崇拜。

《论语》“为政第二”之(24)写到,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有很深厚的道理和合理性。在追求多元化的今天,每个民族都能坚持自己的传统才是最理想的,否则如果全世界都只剩下了一个神,就好比全世界只存在一朵花,那是很悲哀的。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如果不去祭奠自己的祖先,反而愚昧无知地用别人的祖先来取代自己的祖先去敬拜,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数祖忘典呢?

(未完待续)
20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