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中国式管理”》更可笑——管理不仅是原理,更是社会实践


 
 

 

 

 

 

 

《可笑中国式管理》更可笑

 

——管理不仅是原理,更是社会实践

 

崔长林

 

日前,在价值中国网上,发表了一篇《可笑中国式管理》的署名文章。这篇文章我没有把它看完,原因是觉得这篇文章的言论比被他批判的《可笑中国式管理》更可笑。可笑在那里?可笑就可笑在,作为要评论中国式管理的人在还没有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中国式管理搞清楚之前就开始对中国式管理口诛笔伐了。如此,所谓《可笑中国式管理》比中国式管理难道不更可笑?

 

赵伯平先生有隔山买牛的嫌疑

 

赵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阐述自己对管理的认识的: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管理无所谓中式、美式、欧式、日式的区分。各国应该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譬如战略工具、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但因文化的差异,各国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察,大概谁也不会否定中国式管理的真实存在。所以,从管理科学看,没有中国式管理;从管理哲学看,又有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笔者只看到这,就已经对它的可笑而可笑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作者引用的科学无国界这句话就感到不对。谁告诉的你,科学是无国界的?而我想告诉你的是,科学这种东西并非是没有国界的东西,并且,科学不仅有国界,而且还有境界、地界、区界和球界。君不知用经典力学解释、解决不了相对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君不知用前苏联的方法解决不了中国问题?当然,用美国的方法同样也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请问,同一把钥匙能打开不同的锁吗?除此之外,科学不仅有境界、地界、区界和球界,还有时界呢!

大家知道,美国是现代科学即流水线管理法的发源地,但是,美国经济现在管理得很臭,难道你也要让我们中国人去学习他们的所谓管理?次贷危机、能源危机是怎么形成?难道不是在其所谓科学管理流水线管理法思想的指导之下?现在就有那么一些中国人,就是不能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自己也没有从西方那个所谓的极乐世界取到真经,就对中国经济、中国式管理开始品头论足或开始管理其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了,结果搞出了许多笑话来。因此,笔者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中国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就与其崇尚西方管理有关。他们甚至已经不知道天上宫阙,今昔已是何年

大家知道,明朝时期,中国的GDP占世界的50%,你能说那时的中国不存在中国式管理?你能拿当时的中国式管理来解释当今中国、美国的经济问题?——离开了具体的时空界限,离开了具体情况就谈什么管理,肯定谈不出个是非曲直来!以上可以充分说明无论是科学还是管理都有国界,不仅有国界,还一定会有时界。

 

赵伯平先生需要了解管理的本质

 

笔者以为,无论在研究什么事情,之前,都应该把其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搞清楚,否则就有隔山买牛的嫌疑,其结果必然是唯心的。试问赵先生,你能用一种管理思想、方法来管理不同的企业吗?你能用美国的、日本的管理思想、方法来管理中国的企业吗?——就算它们生产的是同一种商品!通过作者上面的阐述就可以了解,作者不了解管理的本质,当然他更不了解中国式管理的本质。绝不能把现实意义上的中国管理当作管理和当作中国式管理的本质,而她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不仅是一种所谓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她更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作者是否把管理原理不变性当成管理实践可变性了呢?如果是那样,笔者就有给作者讲讲什么是管理、中国式管理的必要了。

这里,我想说的是,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由于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这也就决定了,无论它是一种什么的管理,它都必须得努力实现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目的,因为只有能够按经济规律办事时,才能实现其管理价值的最大化,否则所实现的管理价值最小,甚至还有可能管理负价值来。你以为管理只有正价值而无负价值?比如,你今天发表的上述言论,如果被一些不明管理本质的人学了去,就可能给中国经济管理、中国企业管理造成负价值。为什么?就因为经济规律、企业商品生产规律表达的是经济原理、管理原理,而没有姓氏的区别。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作为具有特殊性的管理实践之间就没有差异性。如果他的文章的题目是《从原理上说不存在中国式管理》我也就不会反驳之,而现在的问题是,他的文章题目是《可笑中国式管理》。难道他不知道管理不仅是一种原理,而更是一种社会实践乎?难道他想让人类的社会实践完全相同?有这种可能性吗?

现在有些管理者、管理理论工作者显得特别浮躁,笔者希望他们先能够把深层次的问题如管理原理问题搞清楚了以后再去讨论管理、中国式管理的问题。比如,他们就应该先把什么是管理原理和什么是管理实践给区别出来以后再去讨论中国式管理的是非曲直,否则难以避免犯隔山买牛般的、管理思想上的错误。搞不好,他们的言论,还会给经济社会造成危害呢。——作者文章的题目,显然指管理实践而非管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