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多办实事,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基层情况复杂,工作头绪繁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很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尤其盼望见到我们的干部,渴望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
所以,看到这条消息,我感到非常振奋。涿州市一下子派出1200多名机关干部,如果一个人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1200多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帮助一户困难群众,那就是1200多户困难群众。而身负重任的1200多名机关干部,何止满足于每人解决一个难题、帮助一户群众呢?
因此,我认为,此举可歌可赞可学。把“办公室”搬到最基层,一方面可以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机关干部干什么,从而制定工作方案,做出工作部署,从源头上避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工作参考;另一方面可以真正摸清群众忧什么、愁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从中发现诱发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及时趋利避害,做好提前防范化解工作,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同时,把“办公室”搬到最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与群众直接“对话”,也能增强机关干部思想上的透明度,便于在思想上接受群众的监督。
我感到,把“办公室”搬到最基层,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能及早解决一些存在的现实问题,使社会多一份稳定因素。在与广大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互动中,群众更愿意说“掏心窝子的话”,机关干部更能深刻地体会群众的真情实感,进而摸清沉淀在基层的“疑难杂症”,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及时有效地把各种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化作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正如报道所说的,3月25日以来,工作站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10余件,累计争取扶持资金115万元,新打机井13眼,修路9200延米,植树3.4万株,免费发放科普书籍1500多册,发放8000余亩防治病虫害的药品,组织农业技术培训9000余人次,接待群众来访156人次,排查信访隐患52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13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6件。
可见,把“办公室”搬到最基层,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且正在成为基层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愿这种把“办公室”搬到最基层的举措有一个长效机制,永驻乡村和社区,使机关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