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闻言论五大怪现状
锲舍/文
举凡时下报章言论,有以下几种弊端呈疯长之势:老虎吞天式、盲人摸象式、杂货铺式、嚼人馒头式、说话巨人式、关公评秦琼式……不可不查,警惕之,更改之。
其一:老虎吞天式。论点非论点,论题代之。比如那些《论国有企业改革》、《论国有银行上市》、《论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上市》之类的垃圾题目就不说它了。因为上述任何一个论题,都包含着很多的内容,每一个内容又分为细小的枝节,每一个枝节单说,也未必是一千字能说得清的,何况《论国有企业改革》这样的“论海”乎!
其二:杂货铺式。一二三四五堆陈排列等于什么也没说。由于论题太大,为文者,只好第一第二第三的罗列一些词语,有词无理,满眼的陈词滥调,不见观点在哪,不见逻辑分析。这哪是什么论述文、言论,简直就是一篇小学生说明文!
其三:盲人摸象式。这哪是在针锋相对争辩理论?!这分明是在盲人摸象,各唱各个调,各吹各的号。前年由郎咸平引发的国有企业改革大争论就是一个极端例子。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牵扯面何其多!有体制原因,有机制原因,有人事原因,彼此相连又相互制约,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然而争论起来煞是热火,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这头巨象,郎咸平们、左中右派们、喜灾乐祸派们,有的说象牙,有的说象腿,有的说象鼻….最后的争论结果就是“四不象”,可怜了不明就里的大多数人,跟着激情与起哄!2年过去了,事情我看还那样,于事无补,于世也无补!
其四:嚼人馒头式。“天下文章一大抄”,粘贴又粘贴,抄功日渐阳痿;复制且复制,“英难”所见略同。自从有了网络,有了BBS,有了博客,有了搜索,作者的抄功越来越“COPY”,甚至坐不更名曰为“剽”。越来越多的作文者,不研究资料,只占有资料;不看清别人的观点,只顾搬别人嚼过的馒头。在彼报上看到的文章,在此报上又有些面熟。昨天看到的一个观点,今天又有人在“嚼馒头”。这是何等的浪费和无聊!
其五: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文章,不光是用来看的,更是用来照着做的。现在的大部分报刊言论,只是好看的“花拳绣腿”,根本上不了擂台!作为报刊言论文章,应该具备策论性,对于各方有具体举措的指导意义。报刊言论,不只是要论好与坏,更应该论如何要好,如何防坏才是。如果你的言论只是理论,没有实践的可能,只有理没有据,那么这样的言论如何站得住?那种类似《试论人类前往宇宙黑洞旅游的可能性》的“哈哈”文章,自个跟自个玩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六:关公评秦琼式。时下评论纷纷,评论这把“匕首”短平快,挺好使!但是我不太明白,一些北京的地方民生话题,评论者竟然是身在广州!(我想他不可能为了屈屈300字的小稿跑一趟北京作调查和体验吧?)一些陕西的话题,评论者竟然署名是福州市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的事儿不由北京的人来评,难道外来的和尚比本地人还了解本地民情?岂非咄咄怪事?从广州往北京投“匕首”,飞过万水千山,真是好功夫!好笔力!这种“身在广州伸手向北京”的评论常见《新京报》,读来也是隔靴骚痒!
2006-7-12锲舍于回龙观
2008.7.12锲舍修改于三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