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15《新京报》发表了叶檀女士的文章:“央行一刀切的货币从紧政策必须改变”。
文章指出:“因为货币紧缩等原因,造成中国经济出现困难,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企业下挫。继续实行目前的货币政策,将使中国经济走入衰退。”
文章还指出:“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有关方面进行文件式的鼓励。央行和银监会曾发文要求,银行应保持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小额信贷可以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并不是资金短缺,而是在资金被行政冻结出现的民间利率恐慌性上涨,造成企业融资成本成为不可承受之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命门。”
本人同意并支持叶檀女士的观点:“央行一刀切的货币从紧政策必须改变”。
除了国际资本流入和国际贸易顺差等外因,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两个遮遮掩掩的重大内因,其一是非居民消费领域的政府性大规模投资(军队建设投资、奥运投资、三峡工程投资、道桥等城建投资、行政办公大楼投资、航天工程投资等等),其二是居民消费领域的行业和产品垄断(如房地产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石油和大豆等农产品)。实施一刀切的货币从紧政策,对上述两种内因的抑制并不大,伤害的反而是无辜。
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很简单,有点宏观经济调控常识的人,都会玩。但这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懒汉式做事思维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