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强迫所有人都服同一剂 "爱国主义" 处方
丁学良:我在看待最近这几起大的事件,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过去发生的这些事,包括奥运火炬的传递在国外发生的一些事、大地震这些事,我跟你们一样很关注,但是我关注的角度跟大部分人是非常不一样的。不是因为我做出了跟你们不一样的选择,而是我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跟你们不一样。
我是1984年出国的,在海外待了24年,学习工作生活旅行等等。在国外待了24年,如果我对所有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想法还是跟你们一模一样,我这24年浪费了,干吗出国呢?你什么也没有学到,什么也没有反省。假如说我对这些中国人,中国的公民都高度关注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跟你们是完全不一样,那也说明我出国之前的20多年的生活也白过了。我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生的,我的小时候、青年都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成长的,造成了我对这个事情的关注跟你们是一样的。但是关注、反思的角度不一样。这是我一个很基本的状态。对于一些很重要的字眼、概念,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些字眼,我的体会,除了在纸面上读到的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跟我在国外、海外学习和生活的时候见到的事、接触的人相关。比如说我对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民族复兴这些最重大的字眼,我在想、看这些事的时候,我脑子里有几个参照点。我想了一下最重要的参照点可能是四个:
第一个犹太参照点。我的导师是犹太人。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最好的美国同学是犹太人。所以犹太人怎么样爱国、怎么样民族复兴是我的第一个参照点。
第二个参照点是德国人。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两次发起,两次战败。现在德国是欧洲经济体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他们不费一兵,不开一枪,把东德和西德合并了。
第三个参照点是日本。因为日本在历史上,从唐朝以后,日本的开化和文明就是唐代文明的借鉴和延续。但是日本后来侵略中国,把我们打得够惨。我的一个老乡,是海外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号权威。他讲,回顾中国过去三百年历史,虽然中国受过很多外国的欺负,但是给中国带来最惨重损失的是两个民族或者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比日本更厉害的是俄罗斯。其他的国家,虽然也给中国带来一些伤害,远不如这两个国家。日本也是我们一个参照点。
第四个参照点是俄罗斯。
可以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我对爱国主义、民族复兴、民族自豪感这些最大概念的反思和体会。要用最平白的语言来概括就是两句话:第一,你爱自己的国家,是很正常的,很应该的。但你千万不要爱到你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同胞那些严重的缺陷和毛病都看不见。你看不见也就算了,你的同胞里有些人能够看得见,你还不让他们批评,不让他们检讨。
第二,如果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对你这个国家和民族,确实造成过严重的损伤。你仇恨也是很自然,但是你仇恨、敌视你的对手,绝对不能敌视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你也看不见。你看不见也就罢了,如果你的同胞中有一些看得见,说他是我们的强敌,但是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你还不允许人家讲,你还要骂人,骂他本人不过瘾,还要骂他妈妈,还要骂他姐姐妹妹。
丁学良:你们讲的很多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好的传统的东西,我在前半段上跟你们的观点差不多。后半段我很难强化你们的说法。今年五月份我参加西南地区的一次研讨会。有一个老领导,他跟我讲,他到欧洲去了一趟,到俄罗斯去了一趟。俄国人说怎么样崇拜我们中国人。他说为什么崇拜中国人呢?老同志讲,我们中国从孔夫子以来,就非常看重和而不同,我们现在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强调和而不同,所以你们不要怕我们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要觉得中国是威胁。中国几千年来讲究的就是和而不同。中国的国内也讲究和谐。后来我听得受不了,因为我是主持会议的,我不应该去评论。后来这位老先生讲得得意了,俄罗斯就完了,中国怎么这么伟大。
二战以后德国很多东西都炸得一塌糊涂。1989年我去德国做研究的时候,去柏林的市中心,二战时候的一个老教堂,被美英的空军炸得只剩下一面墙。他们当时修整的时候也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拆下来,另外一个是保留下来。保留下来才让我们知道发动战争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幸亏他们的领导思想比较开放,把这半堵墙保留下来了。用玻璃钢把另外的其他部分补充起来了。一边是美一边是丑,一边是新,一边是旧。
日本在唐朝时候把木建筑的方法移到日本去。后来在中国的本土老是起义、造反。中国人起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火烧一把。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喜欢烧自己的东西。日本人为什么把中国唐朝时候的大建筑物能够保留下来?他靠的是非常细小的制度。他所有的从唐朝延续下来的中国式老寺庙,每过五年一部分拆掉,重新拼起来。每过十年,把大部分拆掉。通过这个办法,每一代人让下一代的工匠把从中国唐朝学到的木结构建筑一年一年保存下来。十五年以前,我从美国回来到四川青城山去的时候,山上的寺庙没有一根钉子。93年以前重新修的时候,找不到木匠师傅了。我们如果有这么伟大的文化,不管你写文章也好,做实际工作也好,要通过每一个人的作为,把我们传统中间好的东西制度化。
丁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