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年报将成加息与否关键节点


  通胀率很有可能会继续攀升,如果CPI增幅达到8%以上,那么央行可能会出台一套组合性措施,即分几次逐步上调利率,同时降低汇率,抑制热钱涌入;而若数据显示通胀相对平和,那么预计央行将观望国际形势而定。

  理论上分析,央行可以采取诸如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信贷窗口指导等数量型工具,达到抑制货币投放过快增长的目标。然而,今年以来,央行已5次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继续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大量对冲因外汇储备猛增而增加的过多流动性,但目前17.5%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认定为已经接近理论上限。

  17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经济半年报,届时6月份和上半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将出炉。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形势,中国人民银行的选择令人关注,到底会不会加息?众说纷纭。

  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看,加息是一种选择。但考虑到经济增速有所回落,“滞胀”形势初现的复杂局面,加息又成为一种两难。一些学者表示,加息还是不加息,看的不仅仅是CPI指数,还应兼顾国内各方面的经济增长情况。

  很显然,未来加息与否,也传递出央行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