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据《重庆商报》报道,市民侯小庆女士上网,意外发现在百度中,工商局这个名词被歪曲解释。在其属性解释中,含有乱收费、乱执法等含义。工商局作为市场经济的维护者,怎么会被网民做如此的歪曲呢?
近日,北京工商局一纸网店执照化《意见》,还未正式实施,就遭遇了网民和电子商务专家们的集体炮轰,尤其在挖掘出“名索网”这样的涉嫌官商勾结、实为牟利的站点后,针对工商局积极介入电子商务管理的架势,网民不由的惊呼“网络城管”来了。
迫于舆论压力,几日前,北京工商局特殊交易管理处处长王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备受争议的北京网店新规将不会强力推行,并承认新规欠妥,但却否认官商勾结。
尤其是针对北京市工商局关系企业名索网同时推出“网店名索验证”涉嫌政企不分官商勾结一事,王靖予以否认,称“北京市工商局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代理网络认证”。
无独有偶,今日又看到一则新闻:“7月17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网上开店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北京首先进行试点,今后将进行全国范围推广。”
由于行政体系具有严格的上下级管理属性,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既然国家工商总局局长都如此表态了,或许北京工商局的网店执照化《意见》在8月1日之后仍要继续执行,而非王靖处长所表示的“不会强力推行”。
由于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常常会出现危机,“看不见的手”也常常会失灵,所以各国工商行政部门才借助国家机器,进行有效的人为干预,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有利补充,但如今国内的互联网应该说还处于自由、磅礴生长阶段,还未到国家积极干预的阶段。
由于我国网民总数才2.21亿,网络普及率仍旧很低,更由于2.21亿网民中,用户年龄偏低,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点从网店卖家仅有300万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境下,工商部门武断的进行行政式管理,很可能成为中国网络电子商务经济的最大破坏者,而非构建者。
而对于涉嫌官商勾结的说法,名索网在其官方博客上发文章称:北京市工商局推出网店牌照与名索网发布网店认证,纯属巧合,并非可以操作。
但在其合作伙伴中“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政府部门赫赫在列。而且名索网号称“权威的工商企业搜索平台”,其直接来源于各地的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北京市工商企业登记信息)。并早在2005年,其就是北京地区法院唯一认可的工商证明提供方。
这让我想起了分众无线,一方面,企业公众登记信息竟然被商业公司无端获得,甚至用来认证赢利;另一方面时不时的在宣传中挂各类国家机关之名狐假虎威,误导公众。
分众无线,据说已经裁撤员工,准备关张了,那么如今处于风口浪尖的名索网呢?难道还会继续狐假虎威并暴利下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