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震荡,在所难免


     今天下午14时25分,股指破了江恩3线,我已指出这是一个减仓的点位。其实进行投资,从大类上分是预测和操作两个大的动作组成的,而在当时,操作的执行意志决定着7.16日、7月18日以来你赢利是不是可以保守得住。那个时刻,是下决心减仓的时刻。从日线上看,今天高开,股指受到了3786点下降江恩1*1线的压制,这是近期行情发展的一条重要分水岭,股指今天能够有机会第一次触及此线算是十分难得了,而一个上午下来股指都保持在4.22测底1*1线的上方,是一种强势,但下午终于在日线上破了此线,这意味着开始了震荡洗盘式调整,其调整的目标不排除在2816点下方的可能性。

        今天有一则消息,我认为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本周一证监会周一公开表态不会再给大小非流通加锁。对此,专家们分析剩下的3700亿股大小非,其余的8000亿股限售股 只能由市场消化,熊市至少要运行三年。在4.22测底1*1线的关键点位,这样的一则消息出台,反映出管理层不希望看到股指太快上行的情况。市场必须保持一种碎步的方式,今天股指虽然没有收上2856点4.22的江恩1*1测底线,但股指的上升形态仍保持着,盘中多加关注在主力进场做多结束调整的迹象。目前在日线级别上,江恩一线仍没有转向,所以当行情在5分钟上发出警示时我们就要多加注意,严守纪律。至于大小非的问题,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认为大小非制度当时设计是有缺陷的,目前再去限制似乎有些晚,考虑到长通不如短痛,所以一次性解决长期问题也是好事。

附L证监会:不会再给大小非流通加第二把锁===
 
  针对近期市场热议的是否应该出台新措施限制大小非减持的问题,证监会周一公开表态不会再给大小非流通加第二把锁。对此,部分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学者评论称,预计A股市场将继续花三到五年时间消化大小非的影响。

  4月20日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被市场人士视为对大小非流通的第一把锁,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一把漏洞百出的锁,并呼吁给大小非流通加第二把锁。

  监管部门权威人士昨日再次向本报记者强调,不会再给大小非加第二把锁,希望市场各方抛弃旧思维,一起向前看,还有许多制度改革等着去做。消息发出后,昨日沪深两市略有下跌。

  和邦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对大小非问题的解读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即告诉市场不要再指望对大小非还有下一步限制政策了。

  韩志国从三个层面分析了监管部门表态的含义。“第一,证监会告诉市场股改是成功的,绝对不存在后遗症;第二,以后没有明显改变大小非政策的措施出台了;第三,剩下的3700亿股大小非,其余的8000亿股限售股,只能由市场自行消化。”

  他预计在内外部经济环境持续趋缓的背景下,熊市至少还要持续三年。“大小非彻底扭转了股市供求关系,摧毁了估值体系,紊乱了市场发展预期,我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要重建A股估值体系。由于大小非问题是中国特色问题,因此以国际通行市盈率等指标横向比较毫无意义。”

  韩志国也对证监会的一些看法表示赞同,认为绝对不能二次股改,“不能再把大小非延期锁上10年,否则等于重新判大小非以无期徒刑。”

  股改的鼓手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大小非流通是否为股市下跌的主因,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根据他的调研结果,“大非”怀抱双赢的心态,希望在市场反弹之际抛售,“有些‘大非’觉得此时股价太低,抛售在经济上不合算,还怕被媒体、证监会、交易所揪住说不道德。”和韩志国的预测类似,刘纪鹏认为,“对于大小非的流通压力,A股不消化上三到五年是不可能的。”

  对于如何减轻大小非对股市的影响,刘纪鹏再次提出以价格锁定取代时间锁定的“可流通底价”方案建议。“股改时期我提出了上述方案,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了时间锁定的方案,也就是锁一爬二的制度,时间锁定的确是股改后遗症。”他说,“大股东应承诺当上市公司股价达到目标价格时才可以减持,否则就不能减持,一旦减持,股价跌穿承诺目标价,减持应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