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心理减压,让竞争力达到极至


学会心理减压,让竞争力达到极至
 
在这个疯狂工作、疯狂竞争的时代也要学会另一种疯狂———玩
      “怎么办?我得了健忘症”好友尚可电话中向我求救。尚可在广州一家知名企业工作。她告诉我最近以来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她透不过气来。每天天旋地转地忙碌让她越来越感到难以招架,快要支撑不住了。她形容工作强度像山一样压在心头,有时忙起来,加班至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早晨进办公室时倒的水,下班时还原封不动。最可怜的是和客户约好了见面时间,可放下电话就弄不清到底是8点还是8点半了。说好了一上班就给客户发传真,可一进办公室忙别的事就把发传真的事忘在了脑后,直到对方打电话来催……太大的工作压力弄得尚可精神恍惚,常常出错,因此遭到了老总的严厉批评和警告。越怕出错往往越出错,现在的尚可怕走进办公室,怕见老总……这样的状态,又怎能工作高效率?
       再看我自己: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很强的紧迫感和无形的压力一直包围着我。编完一期稿编下期,永远紧张,没有喘息的余地。由于自己主持的栏目是唤醒别人加紧塑造完善自己的,所以自己的能力素质需加紧提高和完善。编稿时,必须选择一个正确的命题。我还担心,每期的稿子选材不够独特,立意不是可取;担心自己编的稿子没有前任编辑好;担心读者看后摇头说平淡说没有受益……为此,每天在成堆的来稿中打拼,每天被绞尽脑汁地蹂躏……偶尔去街上逛逛,却看到报亭书摊里的书刊一叠叠加厚,夺目的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抢眼,于是紧迫感与压力再次攥紧了我,让我透不过气来。因为不满意稿中的一句话,我常常半夜突然醒来,反复比较思考;为了改好来稿的一个题目,甚至一整夜的让灵感迸发……精力和脑力的长期透支,造成我长期严重失眠。吃中药、做足疗都不能让我入睡,睡得踏实、睡得安稳香甜,竟然成为一种遥不可及、难以拥有的幸福!
当前,在这个科技与知识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一大批拥有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知识人才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成为中国新兴知识产业和白领职业的主力军。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职业技能等特点。他们的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同,无时间,无地点,有时甚至半夜醒来,也会灵感迸发,冗奋地工作。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的加班、熬夜,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导致他们头疼、心悸、腰酸腿软、精神不振、记忆减退、失眠憔悴……他们气喘喘、汗涔涔,身心疲惫、劳累到极点!
        工作完了,人却累倒了。钱赚到手了,却失去了健康——划算吗?反过来说,身体都跨掉了,生命都岌岌可危、命在旦息了,还谈什么工作?谈什么高效率谈什么竞争力?
休息!只有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心理减压、给心灵放假,学会轻松快活,你才有精力有体力投入新的工作状态中,创造更大的财富!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减压?首先,要学会在工作中忙里偷闲。一旦发现自己的心理超负荷,应立即彻底地放下工作,全身心地去放松——可以去听音乐、去看电影;可以去泡吧、溜旱冰;可以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可以开怀大笑、大喊大叫,进行发泄;可以找好友聚聚,聊天、嘻闹,置身于友情之中,轻松自在;可以独坐家中,手捧一本心爱的美文飘远;也可以去旅游、去郊外,心情领略大自然风光。享受一片蓝天,徜徉在绿的山、花的海中,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让自己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网上聊天也有疏导心理的功能。在这里由于聊天的人互不相识,你不必担心直抒胸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不必担心自己倾诉的问题会被人耻笑,受压抑的你可以痛快淋漓地宣泄、倾诉,只要你感到轻松、感到畅快,你就尽倾地聊……
      韩国有个民间故事:皇帝长了两支驴耳朵,只有皇帝的专职理发师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皇帝命令理发师不得泄密,否则杀他全家。这个秘密压在理发师心中好多年,让他难受,让他发狂,他却又不敢对外人说。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发泄的两全之计:在地上挖了一个很大的洞,然后每天对着洞狂吼几声:“皇帝长了一对驴耳朵!”于是他发泄了,心里痛快了。由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针对自己,找出合适的方法进行减压。目前,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先后涌现了“说吧”、“聊吧”、“发泄吧”等减压场所。特别是在“发泄吧”里,你可以随心所欲、大吼大叫、疯狂地去摔碎所有的东西,咬牙切齿,狠命地对胶皮出气包进行拳打脚踢……从而减轻自己的精神疲劳,让自己的身心的紧张得到释放,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有利于你精力充沛地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去。
       在这个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成功与挫折同在、竞争与压力同在、希望与失落同在……工作与生活的挑战性质日益明显。然而,没有一个全新的健康观念,又何以赢在最后?我们必须改变一种心态,让紧张的、疾风骤雨似的工作状态在舒缓、娴静的减压中得以过滤和缓冲。拼命工作,拼命充电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另一种疯狂——疯狂地玩、疯狂地喊、疯狂地潇洒……直到压力感消失得无影无踪,疲劳感消失得再无一丝一毫,那时,你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再提高。你的竞争力才会无可匹敌……(冉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