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层对症下药 徐徐暖风吹股市
中新网7月25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于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办好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意义十分重大。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6点要求:
一是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要努力增加煤电油供给,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二是有效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在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上下功夫。要扩大市场供给,特别是要努力增加粮油肉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强化市场监管。
三是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要努力实现粮食总产稳定增长,注意搞好品种结构平衡。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力度,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是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五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要根据条件抓紧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进展。要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六是精心做好保障民生工作。要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完善对口支援机制,尤其要抓紧把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帮助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要关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加大财政对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努力保证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
为了防止股市暴跌诱发市场产生的一系列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强力干预治市救市的重大之举。正是基于这样,面对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日益加剧的中国股市,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开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经济平稳抑物价上涨,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众所周知,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之际,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蔓延,以及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暴涨的不良影响,引发信用危机和信心危机,已经出现了越南金融危机等传染性极强的国际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强则股市强,股市强则经济强,股市出现风险和危机,则会对一国经济产生致命打击。
毫无疑问,从一定意义上说胡锦涛总的重要书记讲话就是政府在积极对症下药治市救市,标本兼治,让市场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显然已是政府亮剑治市救市的一个重大举措。从主流媒体发表救市文章等隐性的“舆论救市”方式,尽力扭转市场预期和信心,再到今天决策层从根本上救市治市政策的陆续出台,捍卫本国的经济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超常强势的态度直接干预治市救市。一缕阳光渐渐融化冰冷的资本市场,无疑给股市注入一针鲜活的强心济和旺盛的生命力。决策层亮剑了,股市的暖春还会远吗?